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微解封之後,搭 Uber 的花費變多了,衣服仍是有買,但變成固定就是那一兩個特別鍾愛的品牌;升級了電腦設備換了護眼大螢幕,刷了幾堂線上課程。哦,還開始幫全家準備保健食品。
光是這樣想,就知道那幾個月卡費之精彩。繳錢時心痛是有的,但也不後悔,沒有那種「這筆應該省下來的」、「到底為什麼會想買這個......」的念頭。

把錢花在刀口上的真正意思,大概就是讓自己生活得更舒服吧。舒服了,衝動購物的行為就減少了。接下來的帳單平靜許多,不去惦記著存錢存錢,錢反而住下來了。
也有過拚命存錢的想法,這個捨不得吃、想出去玩看看住宿費只得作罷,日子過得十分鬱卒。幾乎每個月都要情不自禁爆發幾次購物慾,買了之後再來捶胸頓足,為什麼買這毫無用處也不可愛的玩意。錢沒存到,快樂也沒有,徒增罪惡感。
以前覺得存款數字是衡量自己有沒有長進的標準,最近才明白,能夠正確選擇對自己有益的事物上消費,是一種看似抽象卻相當實在的成長。

人生是挺不公平的,我才不說什麼肯努力就有希望,畢竟就是有人不用努力就一片光明呀。每次那樣的比較心燃起,唯有存款數字是鐵錚錚的底氣,當然要誓死捍衛。
而我想說的是,活著已有這麼多的身不由己,每個努力活著的人都值得在能力範圍內,給自己更好更舒適一點的生活。現代社會提倡要覺察自己,說來有點摸不著頭緒,我卻在庸俗不已的發票明細真正發現了些什麼。
陳默安粉絲專頁
陳默安個人網站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