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百科/端午節掛香包 「虎仔香」歷久彌新

黃彥昇

端午節是台灣重要的民俗節慶,傳統觀念中認為這一天是一年之中陽氣最重的日子,如果要辟邪除穢,端午節是最好的日子,進而衍伸出喝雄黃酒、午時水、掛艾草、菖蒲等習俗,其中最讓小朋友開心的應該就是掛上各式各樣的香包了。
手工「虎仔香」。(圖/記者黃彥昇攝)
手工「虎仔香」。(圖/記者黃彥昇攝)
提到香包,大家應該都會想到各種卡通造型,散發出宜人香味的小玩具,在端午節這天大人都會讓小朋友挑選自己喜歡的香包,掛在脖子上以辟邪除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傳統社會的香包是由家中的婦女自行縫製,在各類動物或水果造型的香包中填入驅蟲用的艾草、茉草、香草與菖蒲等香料,其中又多以老虎造型為多,希望藉由老虎兇猛的形象驅走邪魅,因而稱為「虎仔香」。亦有說法認為當年漢人渡海來台發展,配戴香包的習俗與原住民族中的西拉雅族及道卡斯族生活中常使用的「虎仔花」(月桃)相融合演變而來。

親手縫製香包的長輩。(圖/記者陳雅芳攝)
親手縫製香包的長輩。(圖/記者陳雅芳攝)
現在市面上看到的香包多為工廠製造為主,要找到手工製作的香包並不容易,在傳統社會中,縫製「虎仔香」並不容易,除了要慎選良辰吉時,所使用的香料也要從一年前就開始準備,製作過程還要一邊縫一邊念大悲咒,這樣才有辟邪除穢的效果。

現代社會手工的「虎仔香」可遇不可得,但依然可以購買材料在家中與自己的小朋友同樂,亦有不少團體會在這一天舉行親子共同縫製香包的活動,如果想體驗縫製「虎仔香」,也許可以考慮這些活動喔。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