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惠文/婚姻是互相與體諒,不是獨角戲

 ▲在親密關係之中,「想要對方改變」是很正常的理想需求。(圖/截自鄧惠文臉書)
▲在親密關係之中,「想要對方改變」是很正常的理想需求。(圖/截自鄧惠文臉書)

姊妹淘

有一次演講,一位女性聽眾提問:「我的另一半是很負責任的人,他會打點家裡大小事情,小孩需要什麼他都會先注意到。我常跟他說,坐下來看個影片或是講講話吧!但是坐下後,他的注意力不超過三分鐘,就會說:『手不要摸茶几,我剛擦好。』或者是他就跑去照顧小孩的需求。我跟他之間沒辦法培養一種情緒或氣氛,久而久之,就沒有愛情的感覺。」這位聽眾覺得這樣不行,希望我給她建議:有沒有一種不爭吵的方法,可以說服先生改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親密關係之中,「想要對方改變」是很正常的理想需求。問題是,我們往往只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一直看著對方有什麼不對,卻看不見自己。

伴侶諮商的重點,應該是在兩個人互動模式中求轉機,唯有這麼做,才能超越無解的問題─我為什麼要為你而改變?夫妻意見不合時,該怎麼辦?先生配合太太?太太配合先生?各自把期待打對折?雙方都感覺受到對方的剝削,這些都不是建設性的方法。

如何在不傷害彼此的狀況下,不去切割或損失對方,而能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需要有能力檢視兩人互動模式的問題,用新的角度理解彼此的訴求,這種檢視互動的習慣與能力稱為「伴侶心態」。

當伴侶練習覺知的時候,我們會請夫妻描述他們彼此,不是說「我是怎樣的人、我先生是怎樣的人」就結束,而是「遇到我先生之後,我傾向採取哪些互動方式,先生會用哪些方式來回應,當先生這樣回應時,我又如何接下去互動」,這才是「伴侶心態」。

我跟那位女性聽眾說:「如果用『伴侶心態』思考這個問題,你目前的敘述只有一半。如果要思考你們的問題,我會問:「他是如何形成那麼小心翼翼的個性?為什麼是你要提醒他『兩人要有相處時間』?你負責提醒相處、他卻負責反抗相處?」兩人之間形成這種模式,是因為成長背景及性格上某種素質,這些作用讓兩人角色分化,造成注重細節的一方愈注重細節、要拉緊兩人親密的一方拉得愈緊,拉緊的這方覺得親密度不夠,所以一直打擊對方在意細節的努力。就像我曾經寫過的例子:早上夫妻散步,太太說:「這花好美喔,好像談戀愛時你送我的花。」但丈夫卻一直說:「小心!車來了!車來了!」這是一種可愛又無奈的畫面。

當兩人角色分工到這個地步,出現「極化」的現象,兩人之間的拉扯就更加強烈,產生了對立。諮商師的角色,是幫助這對夫妻了解:為什麼產生這種極化。有趣的是,當事人回答問題時通常會表示:「我又何嘗願意變成這樣的人?都是對方做了哪些事情,才讓我變成這樣。」先生可能說,他本來是討厭打掃家裡的人,但太太不掃,他只好做;可是太太又經常罵:「為什麼每次要跟你講話,你就在掃地。」氣氛不好,逼得他更常埋頭掃地,逃避妻子的目光。這些回顧能幫助夫妻明白,我們為何被推到這裡、為何選擇這個角色。

如果夫妻能夠思考,自己如何跳進或被推進目前角色的坑洞,就會逐漸覺察彼此的動力關係。明白自己在坑裡面,就開始會有一種跳出來的力量。分析之後,夫妻會嘗試重新平衡,每次角色快要極化時,若兩人有覺知,交換一下角色,就能化解很多衝突、對立跟埋怨。我認為伴侶心態非常重要,太多時候,為婚姻求助的人,都只看到兩個個體,無法思考彼此如何牽動著另一方。

生活中可用以下方式練習「伴侶心態」。每次你們在描述伴侶關係時,把內容寫下來或錄下來,或者講給好朋友聽。在中間注意找尋一組關鍵字:你的描述是否包括兩人之間的「因為」跟「所以」?也就是「我怎樣,接著他就怎樣」。比方說:「如果他不跟我講話,我就罵他,我罵了他以後,他就一定去打小孩。」而不是只看到:「他真是莫名其妙,不但不跟我講話,還打小孩。」在這過程中,我們要開始去看自己如何影響另一方、看到自己做了什麼,沒有一個人是完全被動的。然後也需要練習看懂自己如何被別人影響。

此外,也可找位好朋友,請對方用同理跟支持的態度來問問題,幫助自我覺察,如:「你說你先生都很晚回家,通常他晚回家你會怎樣反應?你的反應方式,對於他回家時間有什麼影響?是提早,還是更晚?如果你發現,罵他,他就更不想回家,這可以如何從他的個性來理解?那你的個性又是怎麼樣呢?」這個練習可以不斷的把兩個人同時拉到舞台上。

在婚姻中,如果只站在舞台下面看,多半會覺得另一半演得實在有夠爛,好想換一個男/女主角。我們必須知道自己也在台上,和伴侶合作共演著人生大戲,好戲或爛戲都跟自己的作為有關。

文/鄧惠文

本文摘自《有你,更能做自己》親子天下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