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年吃什麼?必吃五層豪華料理 竟只放「冷食」

▲日本民眾會準備「御節料理」來過新年。(圖/翻攝自pakutaso圖庫)
▲日本民眾會準備「御節料理」來過新年。(圖/翻攝自pakutaso圖庫)

國際中心徐筱晴/綜合報導

台灣在過農曆新年的時候會吃年夜飯,鄰近的國家日本雖然是習慣過國曆新年,不過他們也會一套「必吃」新年料理。日本的新年料理稱為「御節料理」,將製作精美的年菜放入多層便當盒當中,每一層、每一道菜都有不同含意,用豐盛的御節料理來為新的一年求得好兆頭。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本與台灣不同,新年是在正月1日(1月1日),到了新年這一天,家人都會為在暖爐桌旁一同享用日本的年菜—御節料理。御節料理的日文稱做「おせち」(Osechi),起源可追溯至彌生時代(公元前300年~250年左右),當時人們在季節變換的重要節日,會準備用來感謝神明的供品「御節供」(osechiku),使用「節供」烹製而成的菜餚,就是御節料理的原型。在之後省略了「供」,演變成現在的「御節料理」。

傳統上,御節料理會在新年之前就做好,新年假期家中就不開伙,準備好的御節料理會從年初一吃到年初三,也因此是新年最為重要、最豐盛的料理。雖然並沒有具體文獻說明為何新年假期的這三天不開伙,不過有一說是指,在年初一到初三時會與神靈再一起,因此如果開火煮飯會驚動到神靈很不吉利,所以才會吃「冷掉的飯菜」。另一說則是提到在一年四季主要都是由母親和妻子做飯,到了過年應該讓他們好好休息,所以新年大家都「不開伙」。

▲日本每到過年前,都會展開「御節料理」商戰。(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日本每到過年前,都會展開「御節料理」商戰。(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日本的御節料理與台灣不同,不是一道一道擺放,而是放在稱為「重箱」、外觀漂亮的漆盒當中。雖然古代擺盤方式與現今的御節料理不同,約莫是在江戶時代末期至明治時代這段期間,才改以重箱盛裝。重箱並不是箱子本身很重,而是代表堆疊的意思。層層堆疊的重箱有著將「福氣」與「喜氣」堆積起來的吉祥涵義。一般來說,重箱為四到五層,但隨著家庭組成縮減,現在坊間也能看見一至三層的重箱。為了吉利,每一層也只允許擺放單數的食材。

重箱每一層也有其代表的意義。若以五層重箱為例,第一層「一の重」,放的是「祝い肴」,是指慶祝菜餚,會使用代表吉祥、幸福的食材。第二層「二の重」,主要放「酢の物‧口取り」,是指醋物(日本的醋料理)與開胃菜。第三層「三の重」,則是放燒烤類的「焼き物」。第四層「与の重」則是放「煮物」。第五層「控えの重」最為特別,在日文當中「控え」有等候、準備的意思,因此這一層會「預先準備」家人喜歡的料理,或是什麼都不放,「等候」神明帶來福氣。

而御節料理不僅是將料理塞進重箱當中,使用的食材也相當考究。就如同台灣過節也會準備有「年年有餘」、「大吉大利」等含義的料理。在御節料理中,可以看見象徵「多子多孫」的「數子」,也就是鯡魚的卵;還有以蛋和魚漿製作而成的「伊達卷」,因為外型像古代的書卷的關係,有著成就學問,增長知識等等的含義;另外也能看見用栗子製作而成的和菓子「栗金團」,因為有著黃澄澄的外觀,也代表著「金黃中閃耀的財寶」。除此之外,有「驅邪、清淨」含義的紅白魚板,被日本視為「出世魚」的鰤魚等料理也都能在御節料理中看見。

▲御節料理中擺放的食材都相當講究。(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御節料理中擺放的食材都相當講究。(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雖然隨著時代不同,御節料理也出現變化,像是過去常看見「五段重」(五層重箱),近年大多採用「三段種」的方式,不論是在百貨公司還是餐廳訂購,幾乎都是「三段重」,「五段重」則是得到高級餐廳或是網路上訂購才能買到。

而現在除了傳統的日式御節料理,也開始出現西式料理、中華料理、日西合併、日中合併等風格,口味變得多元有層次,甚至近年來也有店家販售寵物專用御節料理。但不變的是,御節料理包含著許多有著幸福、吉祥寓意的菜色,全家人團聚一齊共享豐盛的御節料理,也讓新的一年有著美好的開始。

▲現在可以在百貨公司、餐廳等地方訂購御節料理。(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現在可以在百貨公司、餐廳等地方訂購御節料理。(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