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需求激增阻礙供應鏈 東南亞國家影響最明顯

▲近期全球貿易出現障礙,主要原因是因為需求激增,供不應求所致。(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近期全球貿易出現障礙,主要原因是因為需求激增,供不應求所致。(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記者李澍/綜合報導

據路透報導,世界貿易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庫普曼(Robert Koopman)14日表示,近期全球貿易出現障礙,主要原因是因為需求激增,供不應求所致;尤其,如汽車企業或是從中國轉移生產基地至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的運輸業最為明顯。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庫普曼指出,因為消費者不願或是無法出門用餐或度假,消費者便將支出轉向購買商品,而不是用於服務性消費;不過,需求過剩恐造成3分之2至4分之3的明顯短缺。

他表示,在積極、快速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支持下,需求出現結構性轉變,不過,這種轉變卻對供應鏈造成干擾,在汽車產業、以及那些正在適應從中國轉移到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國的運輸企業受到的干擾特別明顯。

不過,庫普曼也稱,港口船舶積壓和二手車價格等美國領先指標正在逐漸回落,美國港口的吞吐量也有所回升;他表示,相當有信心在未來3至4個月,通膨壓力將減輕。不過,他所指的是,假設不會出現新的地緣政治或是疫情衝突的情況下。

世界貿易組織預計在3月邀請企業、政府和貿易專家討論全球供應鏈問題,而庫普曼表示,即使到那時問題有所緩解,仍有教訓需要吸取。

他提醒,「我們看到的是非常快的財政和貨幣反應;但經過良好校準的長期供應鏈沒有適合的有形或監管基礎設施來迅速反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