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判死?治療癌自費V.S.健保 病友盼「支持基金」續命

▲癌症患者面臨健保與自費用藥之間的「生死抉擇」,台灣癌症基金會及多個病友團體表態呼籲,盼設立「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示意圖/取自shutterstock)
▲癌症患者面臨健保與自費用藥之間的「生死抉擇」,台灣癌症基金會及多個病友團體表態呼籲,盼設立「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示意圖/取自shutterstock)

記者黃韻文/綜合報導

面對癌症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積極治療」,但說出來很容易,對很多人來說,要做到卻極其困難。仍有不少癌症患者面臨健保給付生效等待時間長、給付涵蓋範圍限縮等問題,在「自費V.S.健保」之間面臨生死抉擇,除了付不起高費用癌藥,也可能在等不到新藥健保給付就離開人世。台灣癌症基金會與多個病友團體提出「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Taiwan multi-support Cancer Drug Fund,TmCDF),日前已向提交政策建言書,呼籲政府、有關單位協助推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調查顯示,在全民健保開辦以來,國人平均餘命增加6年,癌症患者的5年相對存活率,從開辦前40.7%增至59.7%,存活率大幅提高2成,主要歸功於健保照護與醫療進步。不過健保「給付生效等待時間長」、「給付涵蓋範圍限縮」,許多癌症患者仍必須面臨是否自費使用新藥的困難抉擇。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腫瘤科教授賴基銘表示,自己經常面臨在治療病人時,「即便有很好的治療武器,卻因健保尚未給付,病人因為經濟狀況付不起而無法使用。」賴基銘解釋,近年來癌症治療的新藥快速研發,費用高昂、財務衝擊太大,要納入健保給付相對困難,因此通過給付的時間長,給付範圍也是嚴格限縮,有些癌症患者等不到新藥健保給付就離開人世。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腫瘤科教授賴基銘。(圖/記者黃韻文攝)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腫瘤科教授賴基銘。(圖/記者黃韻文攝)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根據2013年到2020年的資料顯示,癌症新藥從申請健保到給付生效,平均需要730天,一般非癌藥則約396天,給付速度慢了近1倍。且2019年癌症新藥通過健保給付之適用病人涵蓋率也顯示,給付範圍嚴格限縮,約僅涵蓋3成癌症患者可即時獲得健保給付。

台灣癌症基金會、台灣年輕病友協會、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等病友團體今(29)日表態,在面臨高齡社會與新藥快速進展的衝擊下,需要有介於健保與自費之間的過渡型支持機制,減輕癌症家庭的自費負擔,提升癌症新藥的可近性。期盼設立「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避免癌症患者因經濟因素,陷入「有錢判生、沒錢判死」的掙扎。

▲台灣癌症基金會、台灣年輕病友協會、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台灣病友聯盟今(29)日舉辦記者會,盼成立「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圖/台灣癌症基金會提供)
▲台灣癌症基金會、台灣年輕病友協會、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台灣病友聯盟今(29)日舉辦記者會,盼成立「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圖/台灣癌症基金會提供)
「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建言書提及,基金財源建議可評估下來源,包括政府逐年編列預算,個人、企業、慈善團體捐贈,商業醫療保險,危害人體健康之產品產業特別捐(如菸捐、酒捐)。透過「支持基金」讓癌症病患在暫無健保給付之下,只需共同負擔一部分藥費,如每月上限2至3萬元,不用全額自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