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安裝了半年多,第一次接到電話。」同樣遇過《Be my eyes》來電的何姓網友說,對方希望能幫忙確認牆上的日曆是幾月幾號,透過手機背面的主鏡頭拍攝,確認了日期還停在昨天,「他動手撕下日曆後,他祝福我疫情期間平安,我們圓滿的結束通話。」
「熱情先決」站長徐仲威在去年9月也曾接到《Be my eyes》來電,徐仲威解釋,正確來說應是影像電話,是看到對方手機主鏡頭拍攝的畫面,並非前鏡頭兩人面對面的視訊電話。來電者是一位說華語的盲人,請求幫忙看看手上的紙本文件寫什麼。
徐仲威說,「我們通話的時間非常短,就像你辦公室同事起身隔著隔板,問了你一個小問題,你自然地站起來回答後,兩人又各自坐下。」他說,《Be my eyes》把幫助視障人士的流程設計得流暢且不尷尬,「掛上電話後,我自己感覺很好,覺得做了件有意義的事情。」
▲《Be my eyes》會媒合設定相同時區、共通語言的用戶,便於兩人順利溝通。(圖/徐仲威提供)
《Be my eyes》來電時Gino正躺在床上滑手機,他立刻反射性彈坐起來,電話接通後,另一端聽起來像個和藹的老太太,她和2歲大的孫子待在家,因為小孩子想看卡通,但她失明了,沒有辦法操作遙控器。Gino從對方的手機鏡頭畫面,對照遙控器和電視螢幕上Netflix的介面,「右邊、右邊、下面…等等,抱歉抱歉,回去左邊那個。」折騰了好一會兒,終於選到小孩想看的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