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症狀感染者激增 官方強調必須集中隔離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無症狀感染者可能是處於確診病例潛伏期,仍可能發展成為重症,必須及時發現治療,一旦發現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要盡可能地送往集中隔離。(圖/翻攝自《新華社》)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無症狀感染者可能是處於確診病例潛伏期,仍可能發展成為重症,必須及時發現治療,一旦發現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要盡可能地送往集中隔離。(圖/翻攝自《新華社》)

文/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2日電)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無症狀感染者可能是處於確診病例潛伏期,仍可能發展成為重症,必須及時發現治療,一旦發現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要盡可能地送往集中隔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防疫工作記者會12日下午3時舉行,吳尊友於會中作出上述表示。

記者提問,COVID-19無症狀感染者占比高,有意見認為,集中隔離有醫療擠兌風險,建議居家隔離。

吳尊友回應,診斷一個人為無症狀感染時,其中有一部分人可能是確診病例的潛伏期,再觀察一段時間後會出現症狀,甚至會發展成重症,必須及時發現、接受治療;所以,所謂的無症狀感染者並非真正的「無症狀感染者」。

他說,無症狀感染者居家隔離仍有風險,其有可能繼續把疫情擴散;對他本人來說,若不能及時發現病情進展,有可能錯過最佳治療時期,或發展成重症,甚至對生命構成威脅。

吳尊友指出,集中隔離有3個優點。第1,集中隔離觀察的無症狀和輕症病例都是感染者,不會有交叉傳播、擴散的問題。第2,無症狀和輕症感染者在集中隔離期間可以接受中醫藥治療,提高免疫力且防止演變成重症或危重症。第3,集中隔離觀察期間,如果病人出現向重症發展時,可以及時發現、轉診。「所以,如果出現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我們要盡可能地把這些人集中到定點的隔離點去隔離觀察」。

吳尊友於會上再強調動態清零防疫策略。他說,COVID-19在武漢大流行時,採取了以物理隔離為主的防控措施,最後成功地控制了疫情。後來的疫情基本上是境外移入病例引發的聚集性疫情,每發生一起就用類似方式控制一起、消滅一起,這個動態清零防控策略應用還是非常成功。

他說,在其他國家要實現清零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其他國家和地區基本上做不到,或者說長期堅持下去很難。「躺平」實際上是其他國家無奈的選擇,經過多種嘗試後,仍找不到理想的防控策略,於是乾脆就躺平,除了加強疫苗接種以外,其他防控措施都不再去強調或者乾脆不做了。

吳尊友說,有些國家躺平以後,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大幅上升,這時這些國家又往回縮、收緊防控策略,把其它防控措施又加進去。經過兩年多防控實踐證明,動態清零符合中國實際,而且是現階段中國及時控制疫情的最佳選擇。

COVID-19疫情3月起陸續在中國各地爆發。根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通報,11日增加本土染疫案例2萬4546例(確診案例1251例、無症狀感染者2萬3295例)。這波感染以無症狀感染者居多,中國仍維持清零方針,採取強制封管隔離等措施,後續衍生醫療亂象、物資匱乏等多個問題。(編輯:李雅雯/呂佳蓉)1110412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