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指出,要分辨是工業宅或住宅,其實從價錢上就能略虧一二,通常工業宅的價格會比周邊住宅價格便宜2到3成,在實務上,建商都會在廣告及契約中明白告示,在申請貸款的時候,銀行通常也會再告知消費者,而且這類型住宅最高貸款只能到7成左右,比住宅大約8成相對較低,所以會買這類型房子的消費者,其實大多都是「心知肚明」,不太會是真的不清楚狀況被誤導。
何世昌說,這類型的工業宅,目前全台灣管理最嚴格就是台北市,不僅不能登記戶籍,也無法使用自用住宅稅率,稅金計算必須最高的3.6%課徵,但出了台北市之外,其他地區這種工業宅其實比比皆是,「是不分藍綠的歷史共業」,只要不被檢舉或稽查到,幾乎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正因為數量太龐大,地方政府也很難處理。
陳定中說,土地使用區分依照都市計畫有很多種,是否能當作住宅使用,必須要看這塊土地上面有沒有有正面或負面表列清楚。正面表列的意思,是指這塊土地「只可以」做什麼用途,負面表列是指這塊土地「不可以」什麼用途。如果消費者實在搞不懂,簽約之前可以直接打電話到地方政府建管單位,憑地號去詢問是否可作住宅使用,這樣最準確。
陳定中提醒,如果新手買房不想買到工業宅,有3件事情必須留意,首先在看屋的時候,有時候接待中心距離基地有段距離,最好自己跑一趟基地所在地,觀察一下周邊的房子是住宅還是工廠居多,這點非常重要。其次,下手簽約之前,要看清楚契約內地目標示為哪種土地用途。第三則是要把建商的廣告刊物務必保留下來,一旦未來產生糾紛,還可以用廣告舉證建商是否有誠實告知,確保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