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畢業季黯淡!研究:實際失業數恐超官方數據2倍

▲中國今年畢業季過後大批勞動力面臨「摩擦性失業」,但研究認為中國目前勞力市場問題比官方數據來的更加嚴重。(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國今年畢業季過後大批勞動力面臨「摩擦性失業」,但研究認為中國目前勞力市場問題比官方數據來的更加嚴重。(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國際中心楊智傑/綜合報導

中國今年面臨經濟放緩、青年失業率飆高危機,分析師認為,中國實際失業狀況比官方數據還要嚴重的多。面臨越來越不確定的未來,專家也分析,若青年就業問題遲遲未解決,中國社會就越來越可能爆發社會動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冠疫情之下中國當局採取嚴格的清零態度與封控措施,雖然病例數維持在低水平,但背後付出的成本卻不斷飆升。《美聯社》指出,受消費者支出驟降、工廠閉廠減少活動影響,中國第2季經濟成長率僅0.4%,較上一季萎縮,當局也不再談論能否達到全國GDP增速5.5%的目標,這也是疫情爆發以來中國經濟增長率最低的一季。

疫情挫敗經濟同時也造成青年就業市場的黯淡,根據官方數據顯示,中國7月份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達19.9%創下今年新高。今年7、8月有1076萬名大學畢業生從中國各所大學離校進入就業市場,然而大量勞動力「無處可去」,中國國家統計局卻還以「摩擦性失業」歸咎於畢業生與求職者的個人選擇引發輿論反彈。

▲中國就業難度空前,外媒分析李克強日前提到國務院將發放失業補助與青年津貼,意味著失業問題比官方透露更嚴重。(圖/美聯社)
▲中國就業難度空前,今年7、8月有1076萬名大學畢業生投入就業市場求職。(圖/美聯社)
「摩擦性失業」指的是求職者在換工作過程中,自願的、暫時的失業狀況,也是求職者與工作空缺無法配合、在職位供需之間產生的摩擦狀況。當局表示,已經工作的人因摩擦性失業,會擠壓新入職場大學生就業機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也提到,青年人在求職過程中,對就業的期待和市場需求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求職管道在疫情條件下也受到了阻礙,這些都影響青年人就業。

《德國之聲》在畢業季針對中國應屆畢業生的報導中便提到,疫情封控拖累經濟是造成中國應屆生就業前景黯淡的原因之一,但就業市場危機不僅如此,隨著中國政府對科技和補教行業的「雙減」打壓、爛尾樓事件對製造業和建築業的成長降溫,除了許多都市青年找不到工作外,藍領工人也在努力尋找工作機會,《法新社》更引述研究機構TS Lombard經濟學家莊波論點,指出中國官方數據並未追蹤農村青年的失業率,實際失業人口可能是官方數據的2倍多。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洪浩峰認為,中國龐大勞動力無法順利就業市場的實際情況比官方數據顯示來得更嚴重,若失業問題持續,很容易爆發社會動亂;此外,《Fortune》也形容中國大規模的經濟放緩加上一整代失落又失業的年輕人,導致中國面臨「倒數計時炸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