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謝宗學醫師強忍情緒,冷靜回應「現在全台灣兒童急診都爆滿,不管你去哪一間急診室都要等待,況且在你之前的很多病人也在發高燒,檢傷級數一樣時只能按照順序等待,現況就是這樣…」,這位媽媽繼續質疑「醫師,你的態度怎麼這麼差?現在孩子高燒可以不可以馬上幫他打退燒針退燒?」謝宗學解釋「很多年前衛生署就已經明文禁止因為發燒給予兒童退燒針,有過敏性休克的風險,現在兒童退燒只能使用口服藥或肛門塞劑。」
沒想到一聽完解釋,這位媽媽立刻破口大罵「那我帶孩子來急診室做什麼?在家自己給他喝退燒藥水或塞肛門就好?」謝宗學醫師也無奈解釋「孩子發燒重要的是找到發燒的原因,到醫院來不是為了退燒…」;而對話到這個階段,謝醫師也已經不想再跟該家長多說什麼,「對於剛發燒數小時的病人,公式化問診、身體理學檢查、診斷、衛教、開藥、預約回診時間,然後讓病人離院、結案。」

不少民眾看完雙方交鋒的過程,「謝謝醫師繼續努力衛教民眾」、「希望有更多人分享急診與門診的不同功能,讓隔閡越來越少,這是一條漫漫長路,感謝醫生繼續在這條道路上負重前行」、「醫生辛苦了,經歷過家人命懸一線的我,非常感謝你們這些願意留在急診為陌生人奮鬥的醫生及護理人員」。另有醫護跳出認同喊「『衛生署規定不能用退燒針」』 -> 家長聽不進去,『退燒針刺激性很強,打了容易血管炎,靜脈會壞掉』->目前還沒遇到聽完之後還堅持的」、「台灣兒童家長的衛教不能等」。(編輯: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