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立即使用掏耳棒或棉花棒挖:這樣的做法往往會讓蟲子更往耳道深處爬,操作不慎,甚至可能破壞到耳膜。
(二)拿不明液體灌洗耳朵:之前遇過拿殺蟲劑想要直接進行「除蟲」的民眾,結果殺蟲劑本身對於皮膚與耳膜有刺激性,結果反而引起外耳道嚴重發炎。
(三)劇烈晃動頭部試圖將蟲子甩出:劇烈的晃動,反而容易讓蟲子躁動不安,移動刺激外耳道,可能造成更大的不適。

(一)關上周圍燈光,將耳朵往後上方提,並且用光照耳朵:這個僅限於夠小的蟲(像是螞蟻),利用蟲的趨光性,讓小蟲願意自主地爬出耳道,然而,成人的外耳道並非直線,因此可以透過將耳朵往後上方拉,讓耳道變成更直的線,這樣照光效果會更好,但這僅限於能「回心轉意」的蟲蟲,臨床上,成效有限,特別是一些蟲蟲(像是蟑螂)「不會倒退走」,這樣的效果基本上就無效。
(二)用食用油滴入耳朵,先讓蟲蟲窒息,減少傷害:這時候可以先躺下來,將沒有刺激性的油滴入耳朵,靜置5-10分鐘,讓蟲窒息死亡,避免蟲體二次傷害,然後可以初步嘗試用油潤洗,看是否能將蟲體潤洗而出,如果成功潤洗出,則可以在耳鼻喉科追蹤,如果發現有聽力損失或是蟲體還是沒辦法取出,則要考慮前往急診。
當急診醫師面對蟲蟲危機時,可能會透過耳鼻喉科專用鑷子將蟲體完整夾出,或是用負壓抽吸器想辦法吸住蟲體的屁股,將蟲體拖出,如果上述兩者都沒辦法處理,則會直接對蟲體進行破壞,再由醫師一片一片將蟲體夾出,總之,蟲蟲誤闖禁區切莫驚慌,但只要處理得當,就能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