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三勢力方面,民眾黨採取全台大眾走行動,推廣18歲公民權入憲的「永續台灣、世代共行」理念;時代力量則要全台黨公職、各地參選人,透過街講、掃市場等方式,向民眾宣傳18歲公民權的理念。
雖然各政黨對於18歲公民權皆表態支持,並且都有宣傳、說服選民的行動,不過近期民調顯示,各政黨支持者的支持度卻沒有明顯起色,引發外界質疑四大政黨對修憲案是在「打假球」,並不是發自內心推廣,共同投出的109張同意票只是「有共識中的假共識」。
對於國民黨支持者對18歲公民權的低支持度,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候選人詹為元坦言,過去在倡導18歲公民權推動比較大力的是民進黨,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如果是民進黨倡議的議題,他們(藍營選民)就不會這麼信任」, 即使黨中央支持,不過基層還是會有排斥聲音,「不是針對議題本身,而是因為是民進黨支持」。

「我覺得這個議題不需要分黨派,在自己內部找敵人很愚蠢」,面對外界認為民眾黨是在打假球,民眾黨台北市議員候選人黃瀞瑩表示,18歲公民權是國家未來發展方針,不需要用黨派劃分議題同意、不同意,反而應該盡力去說服更多數的人民。她也認為,民眾黨有相對性的責任,要去說服自己的黨員投下同意票。

面對各黨派互相指控沒認真推18歲公民權,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邱師儀認為,「各大政黨都沒用心,尤其是民進黨」,民進黨在立院席次佔多數,就有義務要強力推18歲公民權,「但我覺得他們(民進黨)根本沒有很認真在推」,民眾黨也都把精力放在市議員選舉,國民黨內的反動勢力、網路上的意見都是反對18歲公民權。
邱師儀從四大層面分析,「學生自治層次」方面,政府在選前,就沒有給予全台各地學生會、學生社團、學生異議組織資源,舉辦有關此議題的倡議活動;從「政黨層面」來說,也沒有為18歲公民權舉辦辯論會、找名人代言;就「媒體層面」而言,由於沒有收視率,主流媒體就不太關注,最後,今年也沒有跟18歲公民權有關的「口號」出現。
「因為他們(各政黨)都忙著要把各地選舉拿下,這已經花了他們很多精神跟錢」,邱師儀坦言,其實各政黨很對不起對年輕人,因為18歲不能投票,就等同於世代霸凌、剝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