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冠肺炎疫情近來持續延燒,清零政策實施不停歇,各地加強防疫封控措施之下,不僅拖垮中國經濟,更在北京等主要城市引發大規模抗議活動。外媒指出,「白紙革命」使得投資人對於中國經濟前景更為謹慎,有外資更明言表示要持續減持中國股債,直到中國有明確的重新開放路線圖。
由於不滿長期以來的防疫封控措施,再加上烏魯木齊火災造成10人死亡慘劇成為導火線,中國各地包括北京、上海等著要城市爆發抗議,其中還有來自50所大學的學生,舉者白紙掀起「白紙革命」。在示威者走上街頭之後,中國股市在本週應聲下跌。
根據《日經亞洲》報導,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DWS)駐香港的亞太地區投資長泰勒( Sean Taylor)在2023年投資展望會議上指出抗議活動是市場必須認真對待的事情,他表示「如果這場騷動持續下去,那麼就會增加當地的風險溢價,短期內投資人會將資金從中國撤出。」泰勒指出,該公司將在未來24至48小時內監控事態發展,「更多的抗議活動顯然將給市場帶來壓力。」
儘管中國當局頒布「防疫優化20條」來要求避免全面封鎖,但各地仍有進行封控的狀況。根據野村截至29日的估計,共有68個城市實施不同程度的封控,影響超過5.28億人,高於前一週的4.12億人,受影響的城市幾乎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一半。
泰勒表示,DWS正在減持中國的股票跟債券,除非中國有明確重新開放的路線圖,否則將繼續如此操作。「實際上我們一直看壞中國,看壞中國的固定收益資產。我們認為市場的關鍵催化劑將是有明確退出清零政策的路線圖,以說服民眾它已經結束,並且接種疫苗。」
法通投資管理公司(Legal & General Investment Management,LGIM)投資策略和研究主管班尼特(Ben Bennett)表示,他預計明年中國市場將進一步調整,「我認為中國市場會在明年初某個時間點創下新低,因為投資者會對中國最快要春季才重新開放這件事情感到失望,且房地產業仍然困難重重」。報導指出,LGIM也正在減持中國股票。
穆迪投資人服務公司 (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副總裁佩奇(Martin Petch)表示,抗議活動如果持續下去並導致中國當局做出更有力回應,很可能會對其信用產生負面影響。「這將導致中國政治風險程度的不確定性增加,進而波及受損的信心,影響本已疲軟的經濟中的消費活動。」
雖然仍有部分外資認為,抗議活動可能加速重新開放,並且強制實施更標準化的當地規則。但高盛亞太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師慕天輝在2023年展望報告中指出,已經看到越來越多的投資人詢問有關減少對中國的投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日經亞洲》報導,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DWS)駐香港的亞太地區投資長泰勒( Sean Taylor)在2023年投資展望會議上指出抗議活動是市場必須認真對待的事情,他表示「如果這場騷動持續下去,那麼就會增加當地的風險溢價,短期內投資人會將資金從中國撤出。」泰勒指出,該公司將在未來24至48小時內監控事態發展,「更多的抗議活動顯然將給市場帶來壓力。」
儘管中國當局頒布「防疫優化20條」來要求避免全面封鎖,但各地仍有進行封控的狀況。根據野村截至29日的估計,共有68個城市實施不同程度的封控,影響超過5.28億人,高於前一週的4.12億人,受影響的城市幾乎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一半。
泰勒表示,DWS正在減持中國的股票跟債券,除非中國有明確重新開放的路線圖,否則將繼續如此操作。「實際上我們一直看壞中國,看壞中國的固定收益資產。我們認為市場的關鍵催化劑將是有明確退出清零政策的路線圖,以說服民眾它已經結束,並且接種疫苗。」
法通投資管理公司(Legal & General Investment Management,LGIM)投資策略和研究主管班尼特(Ben Bennett)表示,他預計明年中國市場將進一步調整,「我認為中國市場會在明年初某個時間點創下新低,因為投資者會對中國最快要春季才重新開放這件事情感到失望,且房地產業仍然困難重重」。報導指出,LGIM也正在減持中國股票。
穆迪投資人服務公司 (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副總裁佩奇(Martin Petch)表示,抗議活動如果持續下去並導致中國當局做出更有力回應,很可能會對其信用產生負面影響。「這將導致中國政治風險程度的不確定性增加,進而波及受損的信心,影響本已疲軟的經濟中的消費活動。」
雖然仍有部分外資認為,抗議活動可能加速重新開放,並且強制實施更標準化的當地規則。但高盛亞太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師慕天輝在2023年展望報告中指出,已經看到越來越多的投資人詢問有關減少對中國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