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名日本的台灣第一雕刻家 黃土水的傳奇故事

▲黃土水是日治時期台灣雕刻家,被公認為近代台灣第一位天才型雕刻家。(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黃土水是日治時期台灣雕刻家,被公認為近代台灣第一位天才型雕刻家。(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國際中心謝佩蓁/綜合報導

黃土水,不僅是台灣第一位留學日本的藝術家,也是第一位入選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的藝術家,他更因為連續四次入選帝展,震驚日本各界。1923年裕仁太子來台訪問,他以台灣第一雕刻家的身份受邀,日後還為久彌宮邦彥親王夫婦塑像,也接受台北州廳委託製作《歸途》,作為裕仁天皇即位的賀禮。然而就在他三十五歲,正值盛年之際,才剛完成以《水牛群像》來展現台灣大地意象的巨型浮雕作品時,就突然撒手人寰了。然而這位台灣第一雕刻家死後,大量作品失散,讓許多文化界人士,為了找尋他的作品而四處奔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同台灣近代史縮影的起伏人生

黃土水出生於艋舺祖師爺廟後街,父親是一個人力車的木工修理師傅。他在家中排行老三,出生時大哥已早夭,二哥才八歲。十一歲的時候,父親去世,母親只好帶著兒子們,投靠在大稻埕繼承父業的二哥家。當時的大稻埕有許多傳統宗教用品店,二哥也開始當了佛像木雕師傅。他在耳濡目染下,接觸了福州系的神像雕刻,開始對雕刻產生興趣。

黃土水在國語學校師範部就讀時,「圖畫」科的成績就特別優異,木工科更是得到滿分。他畢業時創作了〈觀音〉、〈彌勒像〉,馬上引起師長們的讚嘆。校長隈本繁吉對他說:「你應該要去當藝術家,當老師太可惜了」。1915年,黃土水就在校長以及總督府民政長官內田嘉吉的推薦下,獲得東洋協會臺灣支部頒贈獎助金,並且以木雕作品《李鐵拐》,獲得東京美術學校雕塑科木雕部的免試入學,成為第一位到日本學習美術的台灣人,也是東京美術學校第一位台灣學生。

在日本藝術最高殿堂發光發熱

東京美術學校是日本美術科系的第一學府,黃土水在該校師事高村光雲。由於他的經費有限,寓居在台灣總督府提供給留學生的「高砂寮」,三餐也只能以地瓜粥果腹。不過他整日埋首在最愛的雕刻藝術上,1920年考取該校的研究科,同年以原住民為題材而創作的《山童吹笛》,入選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

自1919年開始,帝展就一直是日本最重要的官方展覽會。因為聚集了日本國內最有權威的學者與評論家,所以只要能更入選,就是當年最傑出的作品、藝術家。也因此只要能夠登上這個舞台,能在日本藝壇佔有一席之地。而身為被殖民的台灣人,能夠登上連日本人都很難入選的舞台,可想而知有多不簡單,更何況他當年只有24歲,轟動了整個日本藝壇。

1921年,文化協會成立的同時,黃土水以大理石雕塑《甘露水》入選第二次的帝展。1922年,他應邀在《東洋》雜誌發表〈出生於台灣〉的文章說道,「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土地、便愛此土地,此乃人之常情。雖然說藝術無國境之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創作,但終究還是懷念自己出生的土地。我們台灣是美麗之島,更令人懷念。」他的這份告白,似乎也呼應了文化協會成立的宗旨,也算是在那個大時代下,所有台灣知識青年對故鄉的共同期許。

1922年,黃土水畢業後,又連續兩年以《擺姿態的女人》、《郊外》入選日本帝展。往後,時常輾轉於台灣與日本兩地間創作。他陸續為昭憲皇太后及攝政宮委託製作《帝雉》與《華鹿》;在東京雕刻《三歲童子》,由總督府將之贈與裕仁皇太子,之後又被運回台灣的博物館展示。他與作家廖漢臣的姊姊廖秋桂結婚後,兩人便在東京定居,並在池袋設立個人工作室兼住家。

展現台灣生命力

台灣的人事物,往往成為黃土水創作的核心主題。他從早期的木雕技巧,之後又加上泥塑的造詣,使得他的造型表現特別豐富。在融合明治時期西方的寫實主義下,樸實的外型,傳達了最真切的情感。他認為「雕刻家的重要使命在於創造出優良的作品,使目前人類的生活更加美化。即使完成一件能達成此重大任務的作品,也是不容易的事。」

黃土水也感慨台灣人置身在一個美景豐富的國度,卻缺乏美好的人文生活。當物質文明不斷進步時,精神層面卻停滯,因此呼籲更多年輕人一起創造屬於台灣的藝術。他相信台灣總有一天會產生偉大的藝術家,會有藝術上「福爾摩沙時代」來臨的一天!而我們從他幾個最著名的作品,都可以看出濃厚的台灣元素與精神。黃土水最著名的作品,除了先前熱議的《甘露水》,再來就是《釋迦出山》、《水牛群像》,以下簡短介紹。

《釋迦出山》

1927 年出身艋舺的黃土水,接到龍山寺的委託,請他製作一尊木雕像,他二話不說一口答應了。該件作品由櫻木雕刻而成,之所以選擇「釋迦出山」的故事,在於釋迦牟尼佛是在雪山面壁修行長達六年才出山,象徵堅毅、奮鬥不懈的生命力,也正是黃土水的人生寫照。

這座《釋迦出山像》融合了東方的美感與西方的雕塑語彙,清瘦的釋迦牟尼佛,以眼觀鼻、鼻觀口,袈裟的線條往下垂落,呈現收斂而下沉的力量,然而釋迦雙手往上的合掌姿態,又呈現出寧靜與堅毅的安定之感。彷彿可以撐起世間的所有苦難。這件作品,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慘遭空襲炸毀,如今留下的是依造當時的石膏原模翻鑄而成的銅雕,目前收藏於國立台灣美術館等地,

《水牛群像》

黃土水最出名的大作,莫過於《水牛群像》了。這件巨大浮雕,長555公分、寬250公分的浮雕鉅作。他以台灣農業社會,任勞任怨的水牛為題材,象徵台灣人刻苦耐勞的精神。為了能捕捉水牛的神韻,他還在自家養了一頭水牛,以便就近觀察。1930年,在歷經多年嘔心瀝血、忍受劇烈腹痛才完成作品。但是卻因爲拖延病情,導致嚴重的腹膜炎而送醫不治,結束他短暫的三十六年生命。而這幅巨作,要等到他往生六年後,由遺孀廖秋桂女士帶回台灣,贈與台北公會堂(今日台北中山堂),才展現在世人面前。

事實上,黃土水大多數的作品在二次大戰後就消失了。再加上隨著政權的更迭,他所提倡的以『台灣文化』為創作核心,強調台灣刻苦耐勞的水牛精神,自然不受當時的政權所青睞,也因此讓他的名字在台灣沉寂五十多年。這個《水牛群像》更在幾十年間被擺在中山堂最陰暗的角落,直到1983年石膏原作,才交由當時的文建會原模複製,分別展示在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和高雄市立美術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