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繼出走!中國外企出口大跌 供應鏈加速脫中

▲雖然中國3月出口量激增,但從海關數據來看,外商企業在第一季出貨量減少,顯示出供應鏈轉加速轉移出中國。圖為上海洋山港。(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雖然中國3月出口量激增,但從海關數據來看,外商企業在第一季出貨量減少,顯示出供應鏈轉加速轉移出中國。圖為上海洋山港。(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國際中心徐筱晴/綜合報導

中國3月整體出口意外激增,但從海關數據來看,外商企業在第一季的出貨量減少,外媒指出,供應鏈轉移出中國的速度可能仍在加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外國製造商的第一季出口量下降了16.3%。主要原因是加工貿易的出貨下降所致。加工貿易指的是進口全部或部份原物料,進行加工或組裝後,再出口成品。

加工貿易類別的主要產品包括智慧型手機、電腦與積體電路,這些產品在3月份的出口量都持續下降,反觀中國第一季整體出口量上升0.5%,其中三月暴增14.8%。

中國18日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3月份智慧型手機出口額較去年同期銳減31.9%至84.8億美元,為19個月以來的最低點。中國約80%的智慧型手機出口屬於加工貿易,主要廠商為台灣代工廠富士康,其大部份工廠都在中國,為蘋果手機進行最終組裝。但在去年河南工廠因新冠肺炎導致長期停工後,富士康開始思考多元化建設生產基地,包括在印度擴廠。

電腦3月出口額年減25.9%,為連續第八個月下降,主要原因是佔總出貨量60%以上的加工貿易大幅減少。

另外,受到美國華府晶片禁令影響,積體電路3月出口額下滑2.2%,為連續第9個月下降。主要的晶片大廠包括台積電、三星電子、SK海力士都在中國設有生產基地。

報導指出,憑藉著廉價土地和勞動力優勢,以及完善的基礎網路設施,在過去四十年來,中國被許多外國企業選為全球主要製造基地。但在中國勞動力成本節節上升和美中地緣政治緊張加劇,這一趨勢漸漸逆轉,並且在中國實施清零政策後,導致供應鏈干擾進一步惡化。

這一情況也促使許多跨國公司開始進行多角化經營,將投資分散到包括東南亞在內的其他地區,加快部署「中國+1」與「在中國、為中國」戰略。

上月中國對東南亞國協的出口同比飆升35.43%,但出貨至美國則下降7.68%,為連續第八個月下降。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駐香港的首席亞太經濟學家艾西亞(Alicia Garcia Herrero)表示,「我的感覺是最終產品在東南亞組裝,然後在出口至美國,以規避關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