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重新定義「全球化」!大談美中關係的競爭與合作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今(4)日受邀參加工商協進會「第26屆第2次會員大會」,會中以「重新定義『全球化』」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圖/記者朱永強攝影)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今(4)日受邀參加工商協進會「第26屆第2次會員大會」,會中以「重新定義『全球化』」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圖/記者朱永強攝影)

記者鄭妤安/台北報導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今(4)日受邀參加工商協進會「第26屆第2次會員大會」,會中以「重新定義『全球化』」為題進行專題演講。他認為,如今國家安全、科技領先以及經濟領先的重要性,已在全球化之上,其中以美中之間的關係最為顯著張表示如今的全球化即「不傷害本國國家安全以及科技經濟領先條件下,允許本國企業在國外牟利,也允許國外產品與服務進入本國」,但他也反問「這樣還能算是全球化化嗎?」留給觀眾反思。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忠謀於演講中首先提到,「全球化」這件事,已經講了幾十年,近年則有較大的轉變。他表示,擔任20年聯邦主席的Alan Greenspan,在2016年卸任以後所寫下的回憶錄中不經意定義了當時的全球化「不顧國界,追求商業利潤,以及承擔商業風險」,張忠謀認為這個理論無法做到,也從來沒有做到。

不過他也表示,直至2010年代,其實已做到「有史以來最高度全球化」。

美國媒體人Thomas Friedman曾指出,全球化的歷史分成「三階段」,首先「全球化1.0」發生在1492至1800年;「全球化2.0」發生在1800年至2000年;上述兩階段的全球化皆以「歐美國家主動為主」。「全球化3.0」則自2000年至今,此階段與前兩階段最大的相異之處在「非西方國家、非白種人主動」,而張忠謀對此理論表達同意。

另外,Friedman提出「10大促使世界是平的原因」,當中唯有「柏林圍牆倒塌」是地緣政治事件,其餘皆為科技進步帶動。張忠謀也在此增加了「第11個原因」,即「全世界貿易談判成功」,使得WTO(世界貿易組織)得以成立,中國也在2001年加入WTO,這項「促使世界是平的原因」也是地緣政治事件案例。

張指出,截至2020年,「全球化的成績」涵蓋好與壞,其中包含幾十億人民脫離貧窮,以及幾乎所有國家的生活水準皆出現大幅度的進步。

然而,收入及財富的集中度卻也上升,且「人與人」、「國與國」之間不平等的程度也加劇,所謂「修昔底德」(Thucydides)陷阱開始出現,此說法用來描述新興強國崛起,威脅到既有強國的國際霸主地位時,雙方越有可能直接爆發的衝突與戰爭。

目前的案例以美中關係最為顯著,過去幾年雙方減低全球化的案例包含,中國大幅補助當地科技產業、中國表示「2025年晶片自給自足」、美國增加中國貨品進口關稅,以及美國禁止若干高科技器械、「Chips」半導體、設計工具輸中,另外還有美國補貼半導體公司在美設廠,以及中、美對「智慧財產」持不同看法。

他表示,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比較優勢」,而全球化的基礎是「各持經濟上的『比較優勢』分工合作」,如今國家安全、科技領先以及經濟領先的重要性,已在全球化之上,而美中的關係已定調為競爭與合作,目前「競爭」的成分高於「合作」。

對此,張忠謀重新定義全球化,即「不傷害本國國家安全,以及不傷害本國現在與未來科技經濟領先條件下,允許本國企業在國外牟利,也允許國外產品與服務進入本國」,不過,「這樣還能算是全球化化嗎?」他在演講的最後,將問題拋出,留給在場的觀眾反思。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