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低薪又通膨 人生「第一桶金」不再是100萬、加倍才夠用

▲近幾年台灣物價成長速度令人跌破眼鏡,如今的100萬換算30幾年前竟是「200萬」,簡言之,現在的一桶金在過去可存到2桶金。(圖/翻攝自Pixabay)
▲近幾年台灣物價成長速度令人跌破眼鏡,如今的100萬換算30幾年前竟是「200萬」,簡言之,現在的一桶金在過去可存到2桶金。(圖/翻攝自Pixabay)

記者鄭妤安/台北報導

第一桶金究竟是多少?一般來說100萬被認為是「第一桶金」財務目標,然而,近幾年台灣物價成長速度令人跌破眼鏡,如今的100萬換算30幾年前竟是「200萬」,也就是說,現在的一桶金在過去可存到2桶金。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幾年,全球各大經濟體因疫情影響,加上俄烏戰爭,全球政經局勢動盪,通膨怪獸儼然失控,國內物價連20個月超過2%警戒線,好不容易於今年6月時,CPI年增率降至2%以下,但基期及物價累積因素,使得民眾在感受上,不如數字看起來的樂觀,再者,較能反應一地長期物價變化情形的「核心CPI」還維持在2.5%以上,部分專家認為「台灣通膨憂慮仍存」。

「物價」是一般老百姓最關心的民生議題,這幾年在國際情勢動盪下,台灣人真的變窮了嗎?透過「台北市物價指數漲跌及購買力換算平台」驚人發現,台灣物價成長速度令人跌破眼鏡。

一般來說100萬被認為是「第一桶金」財務目標,而民國77年的100萬經過30餘年的通貨膨脹,換算下來,竟等於現在的200萬,也就是說「錢縮水了一半」,30幾年後,要多花1倍的錢才能買到相當價格的東西。現在存到所謂的100萬第一桶金,在當年其實才只有「半桶」而已。

▲(圖/擷取自台北市物價指數漲跌及購買力換算平台)
▲現在存到所謂的100萬第一桶金,30多年前可以存到2桶金。(圖/擷取自台北市物價指數漲跌及購買力換算平台)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表示,現在的年輕人同時要面臨低薪與通膨壓力,能存下來的錢少之又少,因此量入為出、調整消費結構至關重要,無論設定的第一桶金是20萬、50萬,還是100萬,對於現在的年輕家庭來說,如今的大環境要能存到第一桶金實屬不易,故更不能輕易嘗試高風險投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