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學」在筆者留美時的2000年初期不算是很夯的國際關係理論。除了軍事策略研析用,純理論探究的期刊文章援引並不多。然而,幾乎從烏俄戰爭開始,國際關係學者又回到地緣政治風險的角度來解析局勢,不但有幾波文獻的產出,科普叢書或者評論性的文章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為什麼地緣政治對於歐洲與亞洲突然變得如此重要?簡言之,歐洲國家忌憚俄羅斯,而亞洲國家則處處提防中國。而對於台灣這個小國而言,在絕大部分國家都不承認中華民國的情況下,似乎只能依附著美國。於此情形下,台灣還可能有自己的地緣戰略觀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第一島鏈與台灣人價值
筆者在由明白文化出版的《地緣政治Vol.1:島鏈風雲》一書中就地緣的部分寫了「價值選擇vs島鏈情結」這一章。第一個核心命題是:台灣身為第一島鏈上圍堵中國勢力向外擴張的咽喉點(chokepoint),因而幾十年來獲得了美國軍援,這件事情是台灣「一廂情願」想像自己很重要但其實美國隨時可以拋棄台灣的結果呢(島鏈情節)?還是地緣上台灣的確具有重要性,也就是美國失去了台灣的確無法遏止中共東擴野心?答案顯然前者為對。戰略學家勒特韋克(Edward Luttwak)認為:台灣如果被中共拿下來,即代表著美國超級強權地位的結束之日,屆時不但美國立刻進入備戰,日本也會恢復徵兵制,並在三年內成為核武大國,連帶南韓、菲律賓與越南都會進入備戰狀態。
進一步的核心問題則是,台灣人選擇在第一島鏈作為美國制衡中共東擴的前進基地是否是我們的價值選擇?答案當然也是肯定的。台灣人選擇過歐美等先進國家的民主生活,而不是中國甚至新加坡式的極權或者軟性威權的受限生活,讓政治學家杭亭頓所認為「民主在儒家社會難以生根」的例外發生在台灣,或者說是在誨暗華人文明中唯一的民主燈塔。不管從民調上、從街談巷議的質性訪查中,再如何懷念蔣家威權的台灣人都不願意走回威權統治的老路子。換言之,以台灣為中心的地緣政治觀,第一是作為第一島鏈制肘中共的咽喉點,第二是這樣做有著強大的開放與民主價值作為支撐。
護國神海
就貿易量而言,世界上一年有一半的貨船要通過台灣海峽,全球前十分之一強的大型貨船,更有88%會經過台灣海峽,這些貨船不僅載民生用品,更承載著維持美歐先進科技運作的半導體。英法相距僅34公里的佛柔海峽,讓歐陸野心家從十一世紀之後就從未入侵過英國,也因此多佛海峽有「百萬大軍」之稱。試想台灣本島距離中國有200公里,與日韓間的對馬海峽同寬,因此說台灣海峽保衛台灣不受中國侵略,是「千萬大軍」也不為過。所以我們常說護國神山是台積電,事實上,台灣還有一大片的護國神海「台灣海峽」。當然,整個東亞不會只有台灣抗衡中共就已足夠,還需要幾個周邊的國家:日本、南韓、菲律賓,再到東南亞的越南與印度。這五個國家中,最不受限於互不結盟主義(non-alignment movement)的非日本莫屬,在美日安保條約之下,日本在戰時也最可能與台灣協同作戰對付解放軍。日美、台美關係幾乎就是「正式同盟vs.非正式同盟」的關係,比起台灣,日本多了一層被認同是國家的位階。
南韓與菲律賓
南韓與菲律賓就比較有趣,國內各自還是有友中勢力,但東北亞的薩德反飛彈系統與南海,各是南韓與菲律賓對中國可能產生矛盾甚至衝突點。雖然南韓與菲律賓各有地緣戰略盤算,但台灣應該要努力想想自己可以如何融入這兩國的地緣戰略觀?就南韓而言,台海如果發生戰事並把美國牽扯進來,南韓一方面擔憂美國把軍力都投入台海,會讓美國無暇在朝鮮半島衝突時支援首爾,尤其北韓仍舊是一個核武國家。
另一方面。如果美中發生台海衝突,南韓是否要加入美國抗中讓南韓非常為難,加入的話中國與北韓會聯手打南韓,不加入美國的話對於美韓安保超過七十年的承諾不但說不過去,美軍駐韓基地就算韓國想要保持中立,戰時一樣會受到解放軍的攻擊。這也就是為什麼一直以來韓國力促台海和平,但在軍事同盟上必須要加入美國遏止中國崛起的原因。據此,台灣加入韓國一起協同美國對中共時時提防,就會符合韓國利益,儘管韓國無法與台灣進行國與國之間的交往。
至於菲律賓,在南海議題上與中國嚴重衝突,2016年7月12日菲律賓告中國的「南海仲裁案」,此裁決否決中國在南海所提出九段線的主張。這些年來美國不斷敦促中國正視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此裁決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也就是中國對於南海所主張的部分海域,其實是菲國的專屬經濟海域與大陸礁層。台灣方面雖然蔡英文總統曾於2016年表態不承認此判決的仲裁,但由於中華民國也是南海聲索方之一,立場可以與中國一致,也與菲律賓衝突。正如釣魚台一樣,台灣目前最急迫的國家利益莫過於「生存」,而生存與美國圍堵中共的大戰略又直接相關。因此對於台灣生存有利的朋友─包括菲律賓—多一個總比少一個好。因此台菲在南海的主權爭議應該盡可能擱置,並且配合美國對於南海自由航行的論述與作為。
越南與印度
越南與菲律賓一樣,在南海對中都有主權爭議。儘管越南是共產政權,但今年六月美國雷根號航母才停泊在越南峴港,這是1975年越戰以來第三艘停泊在該港的航母。儘管在南海議題上越中有衝突,但越南與菲律賓、印度都一樣,長年勉力維持在美中之間的平衡感。在經濟與軍事上,越南靠美國近一點。在意識形態與共黨連結上又靠中國近一點。儘管越南宣稱對美關係是全面性的(comprehensive),不過這些年來中共給了很多經濟紅利避免越南變成美國另一個戰略夥伴(strategic),也可以說避免越南成為第二個印度。對於越南首都河內來說,執政的共產黨最在乎的是西方國家不濫用西方與越南日益發展的關係,來挑動河內任何可能挑戰共黨統治權的反對勢力。換言之,與非洲、中東很多國家都一樣,越南高層不喜歡美國高唱「民主vs.威權」這種論調。
1979年2月至3月,中越邊境衝突發生了戰爭,由於雙方實力相差太大,解放軍在短時間內攻陷北越廿幾個城市,並破壞了基礎建設。這對越南來說是一個夢靨。中國外長王毅還在烏俄戰爭之後打電話給越南外長裴青山,警告越南不要聯美制華,重演冷戰對抗與烏克蘭被入侵的悲劇,在在顯示出中國可能再次侵略越南對越南所造成的陰影。而台灣對越南關係,比較是在民間方面,台灣對越南投資佔東協三成,超過270億美元。台越人民通婚多年,越南裔的台灣人少說也有十幾萬,再加上十萬的越南移工,台越其實非常親密。既然越南需要資金與技術,台灣就應該幫助他們。至於越、中、美之間的糾葛,台灣就靜觀其變,發揮軟實力。
最後是印度,拜川普政府將印度納入印太戰略所賜,近幾年台灣各界對於印度的討論不少。國內原本相當冷門的印度專家也浮上檯面,紛紛受到重用。與筆者接觸的印度專家均認為,印度的「水很深」,並不是跟中國處不好,就會完全投入美國懷抱。印度的個人主義與種姓遺緒互相衝突,讓印度這個國家很難抓摸,連中共對她都有點無計可施。如果說台灣可以輸出技術與專才到越南,那麼對於印度,這樣做的空間就應該加大。台印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也有待加強。印度比起越南更不怕中國,在戰略上也許台灣可以軟著陸,先琢磨多年的民間交流之後,視情況加入美印同盟,發揮在台海可以扮演的角色。
台海穩定、菲越南海、深交印度
最後,這篇短文提出三個台灣可以逐漸發展的地緣戰略觀,圍繞在協同美國圍堵中共的基礎上,也就是「台海穩定、菲越南海、深交印度」,台灣不躁進、謀定而後動,台海的穩定扈從美日步調,台海無戰事符合南韓利益。對菲與對越,台灣則採自由航行論述,並且擱置南海主權爭議。對於印度則繼續深交。如果台灣可以是第一島鏈上不沉的航空母艦,那麼最強大的後勤補給來自於美國,同時這艘航母的影響力可以逐漸南移,讓美國壓制中國的均勢藉由台灣這個槓桿不被打破,長治久安的第一步就是讓台灣成為強兵富兵的刺蝟島。
●作者:邱師儀/東海大學政治系專任教授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筆者在由明白文化出版的《地緣政治Vol.1:島鏈風雲》一書中就地緣的部分寫了「價值選擇vs島鏈情結」這一章。第一個核心命題是:台灣身為第一島鏈上圍堵中國勢力向外擴張的咽喉點(chokepoint),因而幾十年來獲得了美國軍援,這件事情是台灣「一廂情願」想像自己很重要但其實美國隨時可以拋棄台灣的結果呢(島鏈情節)?還是地緣上台灣的確具有重要性,也就是美國失去了台灣的確無法遏止中共東擴野心?答案顯然前者為對。戰略學家勒特韋克(Edward Luttwak)認為:台灣如果被中共拿下來,即代表著美國超級強權地位的結束之日,屆時不但美國立刻進入備戰,日本也會恢復徵兵制,並在三年內成為核武大國,連帶南韓、菲律賓與越南都會進入備戰狀態。
進一步的核心問題則是,台灣人選擇在第一島鏈作為美國制衡中共東擴的前進基地是否是我們的價值選擇?答案當然也是肯定的。台灣人選擇過歐美等先進國家的民主生活,而不是中國甚至新加坡式的極權或者軟性威權的受限生活,讓政治學家杭亭頓所認為「民主在儒家社會難以生根」的例外發生在台灣,或者說是在誨暗華人文明中唯一的民主燈塔。不管從民調上、從街談巷議的質性訪查中,再如何懷念蔣家威權的台灣人都不願意走回威權統治的老路子。換言之,以台灣為中心的地緣政治觀,第一是作為第一島鏈制肘中共的咽喉點,第二是這樣做有著強大的開放與民主價值作為支撐。
護國神海
就貿易量而言,世界上一年有一半的貨船要通過台灣海峽,全球前十分之一強的大型貨船,更有88%會經過台灣海峽,這些貨船不僅載民生用品,更承載著維持美歐先進科技運作的半導體。英法相距僅34公里的佛柔海峽,讓歐陸野心家從十一世紀之後就從未入侵過英國,也因此多佛海峽有「百萬大軍」之稱。試想台灣本島距離中國有200公里,與日韓間的對馬海峽同寬,因此說台灣海峽保衛台灣不受中國侵略,是「千萬大軍」也不為過。所以我們常說護國神山是台積電,事實上,台灣還有一大片的護國神海「台灣海峽」。當然,整個東亞不會只有台灣抗衡中共就已足夠,還需要幾個周邊的國家:日本、南韓、菲律賓,再到東南亞的越南與印度。這五個國家中,最不受限於互不結盟主義(non-alignment movement)的非日本莫屬,在美日安保條約之下,日本在戰時也最可能與台灣協同作戰對付解放軍。日美、台美關係幾乎就是「正式同盟vs.非正式同盟」的關係,比起台灣,日本多了一層被認同是國家的位階。
南韓與菲律賓
南韓與菲律賓就比較有趣,國內各自還是有友中勢力,但東北亞的薩德反飛彈系統與南海,各是南韓與菲律賓對中國可能產生矛盾甚至衝突點。雖然南韓與菲律賓各有地緣戰略盤算,但台灣應該要努力想想自己可以如何融入這兩國的地緣戰略觀?就南韓而言,台海如果發生戰事並把美國牽扯進來,南韓一方面擔憂美國把軍力都投入台海,會讓美國無暇在朝鮮半島衝突時支援首爾,尤其北韓仍舊是一個核武國家。
另一方面。如果美中發生台海衝突,南韓是否要加入美國抗中讓南韓非常為難,加入的話中國與北韓會聯手打南韓,不加入美國的話對於美韓安保超過七十年的承諾不但說不過去,美軍駐韓基地就算韓國想要保持中立,戰時一樣會受到解放軍的攻擊。這也就是為什麼一直以來韓國力促台海和平,但在軍事同盟上必須要加入美國遏止中國崛起的原因。據此,台灣加入韓國一起協同美國對中共時時提防,就會符合韓國利益,儘管韓國無法與台灣進行國與國之間的交往。
至於菲律賓,在南海議題上與中國嚴重衝突,2016年7月12日菲律賓告中國的「南海仲裁案」,此裁決否決中國在南海所提出九段線的主張。這些年來美國不斷敦促中國正視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此裁決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也就是中國對於南海所主張的部分海域,其實是菲國的專屬經濟海域與大陸礁層。台灣方面雖然蔡英文總統曾於2016年表態不承認此判決的仲裁,但由於中華民國也是南海聲索方之一,立場可以與中國一致,也與菲律賓衝突。正如釣魚台一樣,台灣目前最急迫的國家利益莫過於「生存」,而生存與美國圍堵中共的大戰略又直接相關。因此對於台灣生存有利的朋友─包括菲律賓—多一個總比少一個好。因此台菲在南海的主權爭議應該盡可能擱置,並且配合美國對於南海自由航行的論述與作為。
越南與印度
越南與菲律賓一樣,在南海對中都有主權爭議。儘管越南是共產政權,但今年六月美國雷根號航母才停泊在越南峴港,這是1975年越戰以來第三艘停泊在該港的航母。儘管在南海議題上越中有衝突,但越南與菲律賓、印度都一樣,長年勉力維持在美中之間的平衡感。在經濟與軍事上,越南靠美國近一點。在意識形態與共黨連結上又靠中國近一點。儘管越南宣稱對美關係是全面性的(comprehensive),不過這些年來中共給了很多經濟紅利避免越南變成美國另一個戰略夥伴(strategic),也可以說避免越南成為第二個印度。對於越南首都河內來說,執政的共產黨最在乎的是西方國家不濫用西方與越南日益發展的關係,來挑動河內任何可能挑戰共黨統治權的反對勢力。換言之,與非洲、中東很多國家都一樣,越南高層不喜歡美國高唱「民主vs.威權」這種論調。
1979年2月至3月,中越邊境衝突發生了戰爭,由於雙方實力相差太大,解放軍在短時間內攻陷北越廿幾個城市,並破壞了基礎建設。這對越南來說是一個夢靨。中國外長王毅還在烏俄戰爭之後打電話給越南外長裴青山,警告越南不要聯美制華,重演冷戰對抗與烏克蘭被入侵的悲劇,在在顯示出中國可能再次侵略越南對越南所造成的陰影。而台灣對越南關係,比較是在民間方面,台灣對越南投資佔東協三成,超過270億美元。台越人民通婚多年,越南裔的台灣人少說也有十幾萬,再加上十萬的越南移工,台越其實非常親密。既然越南需要資金與技術,台灣就應該幫助他們。至於越、中、美之間的糾葛,台灣就靜觀其變,發揮軟實力。
最後是印度,拜川普政府將印度納入印太戰略所賜,近幾年台灣各界對於印度的討論不少。國內原本相當冷門的印度專家也浮上檯面,紛紛受到重用。與筆者接觸的印度專家均認為,印度的「水很深」,並不是跟中國處不好,就會完全投入美國懷抱。印度的個人主義與種姓遺緒互相衝突,讓印度這個國家很難抓摸,連中共對她都有點無計可施。如果說台灣可以輸出技術與專才到越南,那麼對於印度,這樣做的空間就應該加大。台印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也有待加強。印度比起越南更不怕中國,在戰略上也許台灣可以軟著陸,先琢磨多年的民間交流之後,視情況加入美印同盟,發揮在台海可以扮演的角色。
台海穩定、菲越南海、深交印度
最後,這篇短文提出三個台灣可以逐漸發展的地緣戰略觀,圍繞在協同美國圍堵中共的基礎上,也就是「台海穩定、菲越南海、深交印度」,台灣不躁進、謀定而後動,台海的穩定扈從美日步調,台海無戰事符合南韓利益。對菲與對越,台灣則採自由航行論述,並且擱置南海主權爭議。對於印度則繼續深交。如果台灣可以是第一島鏈上不沉的航空母艦,那麼最強大的後勤補給來自於美國,同時這艘航母的影響力可以逐漸南移,讓美國壓制中國的均勢藉由台灣這個槓桿不被打破,長治久安的第一步就是讓台灣成為強兵富兵的刺蝟島。
●作者:邱師儀/東海大學政治系專任教授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