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成民眾首選!疫後「電子支付」成主流 這個最受消費者青睞 

▲Money101公布2023無接觸支付趨勢市調報告顯示,後疫情時代逾6成消費者支付習慣以「電子支付」取代刷卡及現金,成為主流的支付方式。(示意圖/取自Unsplash圖庫)
▲Money101公布2023無接觸支付趨勢市調報告顯示,後疫情時代逾6成消費者支付習慣以「電子支付」取代刷卡及現金,成為主流的支付方式。(示意圖/取自Unsplash圖庫)

記者顏真真/台北報導

Money101金融比較平台今 (20) 日發表「2023年無接觸支付趨勢市調報告」顯示,疫情加速台灣支付生態巨變,後疫情時代高達60.20%消費者支付習慣以「電子支付」取代刷卡及現金,也成為主流的支付方式,而且「電子支付」與「實體刷卡」的偏好佔比落差,更從去年的約3%擴大至今年高達37.45%,顯見步入後疫情時代,消費者支付行為有了很大的改變,無接觸支付成消費主流。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項調查為Money101針對20歲以上民眾進行網路問卷調查,自今年8月28日至31日止,共回收4764份有效樣本。比對近2年間的調查結果,60%以上消費者支付習慣偏好「電子支付」(去年佔比約45%),成長幅度高達33%,而「實體刷卡」 22.75% 則比去年驟降 46%(去年佔比約 42%),「電子支付」與「實體刷卡」偏好佔比落差也擴大至37.45%。

在電子支付工具的選擇上,以LINE Pay、街口支付及Apple Pay最受消費者青睞,LINE Pay以高達75.06%的使用率位居首位,其次是街口支付19.84%,第3名則是Apple Pay佔比達16.62%,而OPEN錢包、台灣Pay及悠遊付則皆以13%上下的微幅差距相繼擠進排名4、5與第6名。

也由於無接觸支付儼然成新常態,疫後即使各大實體通路回歸正常運作,非現金交易方式仍無形擴散至消費者生活,前5大非現金支付場景依序為網路購物、超商消費、實體通路、繳納保費、水電費及學費等、停車及加油優惠。

據Money101行銷總監陳均銘觀察,因去年正值疫情高峰期,各家銀行紛紛祭出行動支付或網購通路高回饋,搶占辦卡潮,而在今年疫情趨緩,各國紛紛開放旅遊之際,網購及電子支付的相關回饋逐步縮減 ,更顯著的利多則釋出於海外回饋加碼至最高5%至8.5%的間,搶攻疫後海外旅遊熱潮。

這現象也反映出市調國人信用卡種類偏好,現金回饋卡以74.23%心佔率位居首位,其次為紅利點數卡(8.54%)、百貨通路聯名卡(7.13%)。有趣的現象是,第1名與第2名的消費者心佔率落差高達逾8成,明顯界定出消費者對於現金回饋功能的偏好。

而百貨通路聯名卡雖看似高居第3名,卻僅有7%微幅佔比。Money101觀察主因,在於許多現金回饋卡別,行動支付限定通路優惠回饋或國內消費回饋,亦包含百貨通路,回饋約落於2%至3%,相比百貨通路聯名卡回饋約落0.3%至1%仍是一大優勢,百貨聯名卡主要利多是免費停車及館內限定卡友活動、卡友禮。

隨著第4季起將迎來百貨、電商購物季,調查結果也顯示,逾5成於折扣季無論是百貨週年慶或雙11皆有購物計畫,其中達19.27%為電商派、17.34%為百貨派,兩者皆會參加者達21.69%。對比去年調查結果,百貨派的佔比大幅減少43%(去年30.63%),同樣也反映於今年百貨通路聯名 7.13%的低迷心佔率,對比去年(13.7%)有高達近48%的顯著降幅。可見步入後疫情時代,消費者的購物通路選擇並未因疫情趨緩而傾向走入實體百貨通路,反而更偏向於線上虛擬通路消費。

陳均銘表示,除支付行為、使用情境及信用卡回饋內容外,電子支付及旅遊熱潮的影響力也反映於首刷禮的選擇之上。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可支援無接觸支付的電子禮券依舊為最受歡迎的首刷禮(佔比39.55%),而掃地機器人(21.69%)同樣備受矚目,行李箱(20.25%)則位居第3名。

相比今年2月市調,行李箱的偏好程度從第8名(14.94%)一舉飆升至第3名,顯見疫情趨緩後旅遊熱潮不容忽視的影響力,而部分銀行於推出海外消費回饋的信用卡中,也搭配著如日本sucia、apple pay等與電子支付工具相關的高額回饋,同時布局電子支付與海外旅遊兩大消費情境,在後疫情時代的市場中,滿足消費者更多元的需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