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賞得主自曝「5%內容來自AI」引議!東大教授:重新定義寫小說

▲33歲女作家九段理江憑藉《東京都同情塔》一書贏得第170屆芥川賞,她透露書中約有5%的文字是直接出自AI生成,引發熱議。(圖/翻攝自九段理江的IG)
▲33歲女作家九段理江憑藉《東京都同情塔》一書贏得第170屆芥川賞,她透露書中約有5%的文字是直接出自AI生成,引發熱議。(圖/翻攝自九段理江的IG)

記者倪浩軒/綜合報導

生成式人工智慧(AI)機器人ChatGPT問世後,全球掀起AI熱潮,AI的應用延伸到越來越多領域,帶來許多機遇的同時也帶來挑戰。日本文壇昨(17)日公布第170屆芥川賞及直木賞得獎名單,奪下芥川賞的33歲女作家九段理江,自曝書中內容約有5%的文字直接出自AI生成,引發正反兩面評價。對此,東京大學情報理工學系教授松原仁認為,大眾是時候重新思考與定義何謂「寫小說」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合日本媒體報導,九段理江的獲獎作品《東京都同情塔》是一本描寫未來世界的小說,未來的日本在新宿公園興建用來收容犯罪者的「同情塔」,生成式AI的應用在未來世界變得十分普遍,而書中主人翁對這樣的世界感到困惑與煩惱的故事。

九段理江在記者會上表示,《東京都同情塔》是一本關於生成式AI的故事,但也是一個關於永遠不放棄用言語對話的人的故事,同情塔就像是現代版巴別塔的隱喻,由於書中有許多主人翁與生成式AI對話的情節,九段理江透露大約有5%的文字內容,是直接拿AI生成的文字來用。

九段理江認為《東京都同情塔》主題就與生成式AI有關,同時也是一本在創作過程中充分利用生成式AI的作品,形容自己與AI「合作無間」,最好地發揮了創造力。而被問到在日常生活是否也會借助AI時,九段理江說一些難以向人啟齒的問題,她就會去請教AI,但AI也不是每次都能回答出她想要的答案。九段理江也提到,未來創作時打算繼續使用生成式AI作為輔助。

芥川賞得主的小說中有5%文字直接出自AI,立即引發日本網友熱議。東京大學情報理工學系教授松原仁認為,九段理江在記者會上拋出這個議題,並說未來也將繼續使用生成式AI輔助,應該是有意識地想要社會大眾討論。因為,當有作者承認自己在書中直接使用生成式AI的文字後,不免會引發是否有其他作者同樣在書中直接使用AI文字的聯想。

由於依照現行技術,很難客觀性地去驗證一本小說之中,是否存在或者有多少比例的文字出自生成式AI,松原仁表示,大眾或許是時候重新思考與定義,「寫小說」這件事到底是什麼了。

有網友指出,從今以後使用生成式AI的作品可能會越來越多,使用5%大家或許覺得無妨,而且這部作品本身就在討論生成式AI。但如果之後有更高比例出自AI之手的作品得獎,難道不會引發更大的爭議,那條界線應該劃在哪,從現在就需要開始討論。這則回覆獲得超過8000位日本網友按下表情符號,是相關新聞底下掀起最多迴響的意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