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爭議不斷能源政策要檢討?專家:著急廢核讓淨零碳排難上加難

▲隨著供電爭議再起,核能議題也再度甚囂塵上。(圖/記者許家禎攝影)
▲隨著供電爭議再起,核能議題也再度甚囂塵上。(圖/記者許家禎攝影)

記者鄭妤安/台北報導

台灣近日發生多起停電事故,台電總經理王耀庭20日千字文請辭以示負責,盼能藉此止血,不過今(22)日宣布「接受慰留」。隨著供電爭議再起,核能議題也再度甚囂塵上。專家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表示,在思考台灣到底應不應該繼續使用核電前,政府應務實面對再生能源發展不如預期以及天然氣接受站工程進度落後等2大問題,最大的爭議不是在「廢核」,而是執政黨「太過著急想要廢核」。

403強震震撼全台灣,但與20幾年前的921地震限電20天相比,並未發生大規模停電事故,台電當時指出,除了震央不同外,政府近年推動的綠能政策、儲能系統都發揮正向幫助。豈料,北台灣15日因日前地震影響4機組跳機險釀大停電,接下來連續幾日桃園又發生多起停電事故,導致限電憂慮再起,經濟部、台電飽受批評,供電爭議再度使其淪為眾矢之的,在野黨再度呼籲應檢討能源政策,執政黨也多次堅稱台灣「不缺電」,雙方你來我往砲火猛烈,使得與民生息息相關的供電問題,演變成政治口水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受訪時表示,針對415險釀限電一事,政府透過各種求援,成功補救瀕臨限電的危機,值得肯定,但確實限電、缺電僅一線之隔,執政黨在撐過意外事故後,仍應回頭檢討能源政策問題。416的饋線跳脫雖原因不明,但若頻繁進行降壓供電恐造成老舊電纜線故障,這就是供電穩定的重要,不是只有光電就好,因為再生能源有調度上的問題,供電品質若能夠維持,根本不需要降壓供電,電纜也不容易有故障意外,這也是台電「強化電網韌性計畫」的重要性。

小英政府「2025非核家園」政策近年來常被抨擊,只要遇到供電不穩或電價調漲,在野矛頭一率指向民進黨「能源政策錯誤」。葉宗洸認為,最大的爭議不是在「廢核」,而是執政黨「太過著急想要廢核」。他以德國舉例,當地政府原先計劃在2022年廢核,但為因應俄烏戰爭恐造成的供電不穩危機,政府臨時決定讓核電機組延役3個月,待後續一切穩定後,才於2023年4月正式走入「非核家園」,既務實又懂的變通。

在思考台灣到底應不應該繼續使用核電前,政府應務實面對2個問題,第一,台灣再生能源發展不如預期,第二,天然氣接受站工程進度落後,在上述問題尚未解決前,就把核電廠除役,恐離「2050淨零碳排」目標更加遙遠。

葉宗洸過去也曾提到,從國發會發布的2050淨零碳排路徑規劃裡,台灣是幾個先進國家中,唯一把核能排除掉,卻說可以達到2050淨零碳排的國家,這其中,再生能源佔比必須提高到60%到70%, 另外氫能的部分也要有9%到12%。因此,政府現行能源政策及轉型的規劃底下,排除核電,又要達成淨零碳排目標,會比其他國家困難。

他補充說道,台灣現在發展的再生能源2大主力分別為光電以及風電,皆不可接受調度,加上兩者因土地面積有限、建置複雜等因素開發進度慢,對於目前的穩定供電暫時還幫助不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