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題教授太用功也太用心 學測數學中偏難分數恐下降

▲ 106年學測於20日開始,考生們進試場前在寒風中溫習。(記者陳明安攝,2017.1.20)
▲ 106年學測於20日開始,考生們進試場前在寒風中溫習。(記者陳明安攝,2017.1.20)

記者吳宛縈/台北報導

106 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今(20)日、明日登場,首日第二科考數學,於下午2點40分結束,台北市高中數學科教師團隊指出,此份試卷程度中偏難,應是近三年來最難的試題,原始平均分數也一定會比去年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市高中數學科教師團隊指出,此份試卷程度中偏難,應是近三年來最難的試題,對中上學生很有鑑別度,但對後段學生就會因為解不出來導致沒有鑑別度。教師也坦言,此份試題對於想在申請入學搶到好學生的大學會很開心,因為這份考卷要考好不太容易,沒有什麼基本的題目,是可以一看就解出來的。

教師團隊指出,以選填題第一題而言,考出「遞迴數列〈an〉滿足an=an-1+f(n-2),其中n大於等於2,且f(x) 為二次多項式。若a1=1,a2=2,a3=5,a4=12,則求a5=?」,教師指出,此題考的是二次函數概念,但某些學校資優班可能會教「階差數列」,知道「階差數列」的學生可以在30秒內算出答案,但若一般學生按照課本教導的方式及步驟,則需要耗時3分鐘以上。

教師團隊認為,此次的出題也許出題老師認為有很簡單的解法可以解出來,但普遍高中生無法領悟到該方法,只能說大學的出題教授對真實的高中教學現場是有落差的,出題老師「太用功也太用心」,高中端教師並不鼓勵這樣的試題出現在全國考試中。

另外,看似平易近人的「精靈寶可夢」也出現在數學題目中,但此次考的是基本的「加權平均數」概念,卻用過多又相似的文字去包裝,導致理解較為不易;此外多選題計算雖然簡單,但五個選項要計算五件事情就會增加錯的可能性,因此教師團隊也推估此次原始平均分數會是近三年來的新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