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慢恐落後鄰國? 教團指「這件事」高於雙語教育

全教總於國際教育日召開記者會,表示相較於雙語教育,數位學習更是刻不容緩的議題。(圖/全教總提供)
全教總於國際教育日召開記者會,表示相較於雙語教育,數位學習更是刻不容緩的議題。(圖/全教總提供)

記者許維寧 / 台北報導

日前行政院強推2030雙語國家政策,但全國教師公會總聯合會(全教總)於今(24)日指出,數位學習相較於雙語教育更是刻不容緩,台灣教育應建立正確的目標和方向,善用民間團體力量強化行動,透過落實數位學習,得以確保教育公平性和包容性,以此縮短教育資源差距。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聯合國於2018年12月在紐約總部通過決議,將每年1月24日定為國際教育日,決議各國必須努力確保小學、中學、大學和職業培訓等所有教育機構的包容性和公平性,使所有人都能擁有終身學習的機會,從而有機會參與社會,為永續發展做貢獻。

全教總表示,就我國現況而言,若要達到教育的包容性和公平性,並為永續發展貢獻,就必須推動數位學習,將網路及人工智慧引進教育系統,提升教師善用數位平台的能力、推廣個人化學習,讓每一位學生發展天賦。

全教總理事長張旭政表示,鄰近國家紛紛以數位學習強化個別學習,藉此提升教育品質,但我國則對數位學習發展十分有限。在數位化年代,數位化幾乎等於國力表現,我國若不急起直追,恐怕將遠遠落後鄰國。

長期推動數位學習、致力於提升偏鄉教育品質的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方新舟則提出多項指標,強調台灣應與世界接軌,蒐集研究先進國家相關計畫與策略,擬定教育政策以追上聯合國教育願景。

再者,必須與專業接軌,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現有數位素養增能架構來培養種子老師,教學典範建立後再擴大規模、複製成功經驗。透過跳脫過往政策的「產出導向」,提升至「成果導向」甚至「影響力導向」,確保教與學的有效質變。

方新舟也強調,不能放棄每個孩子,尤其是資源不足家庭的孩子,反而要讓孩子因為興趣而願意學習。

張旭政則表示,教育現場有一定數量老師運用數位學習提升教學品質,然而因為硬體設施的不足、軟體推廣的不夠,以致數位學習推動起來綁手綁腳。影響所及,基層教師對於數位學習普遍抱持疑慮的態度,觀念改變、能力提升均嚴重受限。

張旭政建議,教育部應改變公務體系思維,把自己當成是「創投公司」,將資源投資在有推動數位學習行動能力的教師身上,透過這些教師的行動,改變基層教師的觀念以及教學型態,如此才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將數位學習普遍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