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好苦/心情煩躁憂鬱 醫師:有9種症狀要就醫

▲25歲女子因經濟壓力和感情壓力出現失眠問題。(圖/擷取自piaxbay)
▲25歲女子因經濟壓力和感情壓力出現失眠問題。(圖/擷取自piaxbay)

記者汪瑋琪/台北報導

一名不到25歲的女性上班族,家裡負債,身為老大的她為盡孝道,一天打三份工還債,背負龐大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也因為男友不斷逼婚,有著緊繃的感情壓力,在工作、負債、愛情三方多重壓力下,讓她身心俱疲,出現睡眠障礙,失眠長達3個月,合併情緒困擾和憂鬱焦慮,最後忍不住求助精神科,在藥物幫忙和醫師開解下,情緒和失眠問題漸漸改善。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收治該患者的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按照台灣醫學會標準,每周至少3天以上失眠,且白天出現倦怠、嗜睡、情緒煩躁、難以專心或身體不適等症狀,進而影響學習或工作即稱失眠,其時間超過1個月以上就稱慢性失眠,而臨床中確實觀察到,連續一周睡不好覺的人,大多合併一定程度的身心障礙狀況,兩者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此時就應該就醫。

楊聰財說,工作、家庭、愛情是多數人的壓力來源,或多或少會出現憂鬱情緒,當憂鬱情況嚴重到出現9大症狀,如情緒低落、做事提不起勁的核心症狀,以及體重減輕、睡眠障礙等生理症狀,還有精神遲滯、疲勞缺乏活力、精神不集中、無價值感或過度不適當的罪惡感、反覆想到死亡等精神症狀時,核心症狀加上其他症狀共出現或超過5項一定要就醫。

楊聰財表示,心理問題造成失眠時,可考慮使用藥物治療,抑或是安排家庭協談、伴侶協談等心理治療,依照每個人病況不同判斷治療時間的方式及長短,有些人在1個月就能恢復正常作息,也有人反覆發作,迴盪在情緒和睡眠障礙裡,甚至有人治療超過一年。

楊聰財強調,「睡眠」是健康第一根柱子,但上班族普遍都有多重壓力引起失眠狀況,壓力來源包含工作、照顧長輩、伴侶互動、小孩教養等,如果長時間下來仍無法解決,千萬別吝於就醫,應主動尋求精神科與心理衛生專業人員做進一步協詢。
關鍵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