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油精煉後易釋放致癌物 顏宗海建議飲食防範靠這招

▲成大研究顯示,精煉植物油以棕櫚油最危險,在高溫過程中恐釋放致癌物質,醫師提醒飲食防範上的關鍵。(圖/Shutterstock)
▲成大研究顯示,精煉植物油以棕櫚油最危險,在高溫過程中恐釋放致癌物質,醫師提醒飲食防範上的關鍵。(圖/Shutterstock)

記者蕭涵云/綜合報導

食品加工過程中容易產生的致癌有害物質,常見有二單氯丙二醇酯、三單氯丙二醇酯以及縮水甘油酯3項。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最近接受科技部委託,於大型市售食品中縮水甘油酯等3項有害物質含量研究發現,國人各年齡層在縮水甘油酯等3項致癌有害物質的暴露量高於歐美國家,尤其以油品、嬰幼兒食品、全穀雜糧類(經過烘焙再製)、乾豆堅果類、糖果餅乾類及複合食品(水餃、泡麵及漢堡等)為6大類高風險食品,0到3歲嬰兒奶粉與嬰幼兒食品的暴露量甚至高於歐盟規定的8倍。研究更直指,這些致癌物大多為植物油精煉過程中產生,其中又以價格便宜、被大量使用在各類型食物中的「棕櫚油」最關鍵,食藥署已研議未來不排除比照歐盟訂定限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棕櫚油價格便宜,目前也沒有被世界各國規範使用,因此在各類型食品中經常出現。不過當棕櫚油經過攝氏200度高溫精練,就會天然的污染物,包括二單氯丙二醇酯、三單氯丙二醇酯與縮水甘油酯。雖然不是業者蓄意添加,但研究顯示,吃下單氯丙二醇酯與縮水甘油酯,不僅可能致癌,至還會對腎臟、睪丸、心臟及平滑肌有害。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棕櫚油在國內店家和家庭都屬常見使用,高溫油炸的炸雞、薯條等速食,餅乾、巧克力、冰淇淋等加工食品製作過程中也都有,日常生活中真的很難完全不碰到。

▲由於致癌化合物非刻意添加,顏宗海建議國人講究均衡飲食最重要。(圖/Shutterstock)
▲由於致癌化合物非刻意添加,顏宗海建議國人講究均衡飲食最重要。(圖/Shutterstock)
根據該研究結果,站在臨床醫師的角度,顏宗海提供兩點建議。首先是民眾應該均衡飲食。顏宗海建議國人仍應講究均衡飲食、適量攝取為主,盡量少油、少鹽、低普林,不菸不酒,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而他也提醒有糖尿病的民眾更要注意「少甜」,高血壓、高血糖、心臟病和痛風疑慮的患者,則盡量不要重口味,注重低油脂與低納。

顏宗海強調,勿把餅乾糖果當正餐,過度偏好某一類食品,平時多補充新鮮蔬果,攝取足夠的維他命C和礦物質能促進代謝。

其次,顏宗海呼籲政府應介入把關。成大研究的二單氯丙二醇酯、三單氯丙二醇酯以及縮水甘油酯3項常見致癌物,屬油品產生過程中的化合物,非刻意添加。該研究重點應在提醒民眾可多加注意,他也建議未來政府主管機關,可就此研議如何規範把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