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嘴唇是壓抑、握拳是拒絕的信號!」從和你聊天時的手部動作,看穿他內心的想法

 ▲手跟嘴巴一樣會說話!(圖/Shutterstock)
▲手跟嘴巴一樣會說話!(圖/Shutterstock)

姊妹淘

手跟嘴巴一樣會說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表示拒絕、警戒心的手勢

若想知道對方對自己的想法,跟他說話時,可以試著注意他的手部動作。

如果對方把手放進口袋,在心理學中,是拒絕接近的訊號;尤其單獨面對面時,是心情不想被了解的表現。就像「縮手「、「袖手「、「不露身手「(譯注:日文原文意思是「把手心藏起來「、「不讓人看到手「,都是不想讓真心或祕密外露的意思)等用語,人在不安、沒自信或有事隱瞞時,會不自覺地把手或手心藏起來。兩手放在腰後,也是同樣的心理。

環抱雙臂也是防禦、拒絕的姿勢(防衛性地環抱雙臂✽)。這個姿勢會讓周遭產生難以接近的印象,覺得這個人尚未敞開心扉。平時就經常雙手抱胸的人,有警戒心強、自我中心的傾向;也可說是潛意識中害怕受傷、纖細敏感的人。緊握雙手也是拒絕的姿勢。

相反地,敞開心扉時的動作是雙臂張開向前伸出。雙手攤放、手指張開時,也是放鬆、接受對方的狀態。雙手輕握應該也表示接受對方,兩人可以繼續對話。

✽防衛性地環抱雙臂環抱雙臂是拒絕他人侵入的防衛性動作,但有人環抱雙臂是為了炫耀自己的強大,屬威嚇性質;也有人環抱雙臂是希望有人陪在身邊的自我親密行為,屬安慰性質。



那麼,雙手在頭後交握是什麼意思呢?在心理學中,這是對他人抱持優越感的姿勢。不過,若是獨處時這麼做,則表示現在很放鬆。

手碰觸身體某處的心理

人在緊張不安、感到壓力時,會以碰觸嘴唇等自我親密(Selfintimacy)行為✽來緩解。每個人所做的自我親密行為不同,表現出來的習慣也不一樣。
有些人習慣性地碰觸嘴巴附近,如嘴唇、下巴。如前所述,觸碰嘴唇可能是為了壓抑不安感、保持平靜。摸下巴是防禦的訊號,一般認為是想保護自己,以防對方的言語攻擊。也有人會在慎重考慮自己的發言時,習慣性地觸摸下巴。

說話時用手掩嘴的習慣,似乎以女性居多。感到不安時,許多人會不知不覺地捂住嘴。這也可以說是不願表露自己內心與真心的表現。

聽人說話時摸鼻子,據說是覺得對方的話很可疑。相反地,邊摸鼻子邊說話,表示有可能在說謊。因為一般來說,鼻子是象徵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與自尊心的部位。

許多女性都有摸頭髮的習慣。把頭髮纏繞在手指上,或做類似整理頭髮的動作,是因為感到不安、想要獲得依靠。在心儀的人面前做這樣的動作,大部分應該是為了舒緩緊張的情緒。在意心儀對象對自己的想法時,也會去摸頭髮;這種情況下,可能表示她對眼前的男性有好感。相反地,在男性面前以索然無味的表情摸頭髮時,表示她覺得煩悶無聊。也就是說,連同表情一起觀察,就能理解對方的心理。

✽自我親密行為人在感到不安或受驚嚇時,會想與信任的人接觸。但若此時沒有這樣的人,為了讓自己比較安心,就會觸摸自己的身體,想得到暫時的親密感。



而拉扯頭髮或拔頭髮,並非自我親密行為,反而可能是自我傷害✽(Self-harm)。自我中心、完美主義的人為強烈壓力或不安所苦時,有時會出現這種舉動。

✽自我傷害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傷害自己身體的行為。用刀具切割身體(割腕等)、打自己、捶牆、火燒皮膚、折骨頭、把自己咬到出血、拔頭髮等



手指的動作也要注意

我們可以觀察他人在單獨思考問題,或與人對話時,手指有什麼動作。是否雙手交握?用指尖敲桌子?或者動個不停?這些手指的動作都表露了人的心理。



本文出自《圖解行為心理學》漫遊者文化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