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南亞科董事長吳嘉昭今日致詞時表示,公司創立到現在27年,歷經許多產業的挑戰,而現在包括AI、大數據、電動車都需要重要關鍵元件,為了掌握DRAM的技術,經過不斷創新與研發,公司成功研發10奈米級的DRAM技術,第一批已經試產成功,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就要開始量產。第二代技術及產品也已進入試產,並已展開第三代1C技術以及應用於1D的EUV技術研發工作。
吳嘉昭指出,為了延續與擴大台灣DRAM產業的發展,公司也投入3000億元,建置雙層的無塵室新廠,分3階段進行,其目標在3年內正式投產,完成後月產能4.5萬片,年產能超過50萬片,全公司晶粒位元產出成長將達120%,每年預估可創造超過700億元產值,並提供約3000個優質工作機會,也帶來DRAM產業鏈的發展。
南亞科指出,新廠基地包含「主廠房」、「研發大樓」及「水資源再生中心」,同時也將興建EUV極紫外光微影設備獨立廠房,以因應未來先進製程導入之需求。採用南亞科技自主研發的10奈米級(1A, 1B, 1C, 1D)製程技術生產DRAM 晶片,並將運用「AI智慧製造」技術,全面提升製程效率。
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指出,公司EUV製程跟同業一樣,規劃在未來的世代導入,EUV在DRAM這個產業會相對比邏輯晶片還慢一點,主要是DRAM的特性。而公司EUV的採購部分,製程第一到第三代,不需要EUV就可以做到,EUV預期在第四代導入,初期EUV的量不會太大,就少數幾台。
至於用電量EUV會稍微高一點,但南亞科用電需求都已經取得核備,再加上公司推行再生能源、綠能用電,已購買了未來10年要用的再生能源,因此用電用水都不是問題。
據了解,南亞科節能措施近5年累計節電達5830萬度,製程水回收率達到90.8%,佈局再生能源未來10年總量2.5億度太陽能。未來新廠,將以綠建築標準及智慧建築規劃,帶動DRAM產業鏈邁向綠色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