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島去/單車環島新手必看!「裝備清單」照著準備就沒錯

▲單車環島首重路線與裝備,如何建立專屬自己的「裝備清單」?達人分享挑選重點,還有行前體能訓練,並提醒新手常犯2錯誤。圖為美利達大台北體驗中心新店旗艦店。(圖/記者蕭涵云攝)
▲單車環島首重路線與裝備,如何建立專屬自己的「裝備清單」?達人分享挑選重點,還有行前體能訓練,並提醒新手常犯2錯誤。圖為美利達大台北體驗中心新店旗艦店。(圖/記者蕭涵云攝)

記者蕭涵云/綜合報導

農曆新年有10天連假,2月還有228連假,忍耐不住想出去玩的心,騎上單車環島去吧!想要來一趟浪漫的單車環島旅程,首重路線與裝備,《NOWnews今日新聞》專訪「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專案經理李健平,提醒大家如何建立專屬自己的「裝備清單」。除了硬體配備,人的體力和心理狀態也是行前準備的一環,透過達人分享5大經驗談,讓大家事半功倍。並提醒上路環島後,新手最常犯的2大錯誤,大家可要好好收藏這篇,出發前記得再三檢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環島單車建議選購8千~1萬元門檻

單車環島當然首先需要一台自行車,「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專案經理李健平笑說「3千元一台是腳踏車、三萬元一台也是腳踏車」,直言「但能給你的騎乘感受會差很多」,他以自行車運動入門車款來說,建議環島選擇至少落在8千~1萬元的價格會是比較好的門檻。而且自行車需調整適應自己運動為主,從座墊高度、龍頭把手的設置等都很重要,他建議直接親自走一趟大型連鎖車行,像是美利達、捷安特、Specialized、富士等知名品牌,其實店內人員專業度都很夠,主要可以先說明自己的預算、想要的需求,再從店員的推薦中去討論、選擇,甚至完成不同裝備間的互相搭配等細節。

健平認為,不管是否進行單車環島,以戶外運動來說「裝備很重要」,不見得一定要花非常多錢,但選擇的方向對了,幫助會非常大。譬如大家常討論環島是否要騎公路車?健平的經驗談是,至少選擇細胎、平把,效率比較好的車,騎乘的感受越省力;裝備選得心應手的為主,在能力範圍內與平衡預算考量後,選擇能事半功倍的配備,都是為了輔助騎者達到目的,還保有更多的心力可以感受和玩耍。

🔸車款裝備細節多 走訪車行尋求專業協助

而車款裝備基本有前後車燈行李要裝背包揹在身上?還是使用置物袋與貨架?由於會影響行車平衡,連行李該裝在前面或後面都有自己的考量。再來內胎、外胎、水壺、碼表、GPS等都屬於基本器材。細節不少又環環相扣,健平認為一般人在對機械不是太了解的情況下,建議直接把車子牽去車行,不用害怕儘管開口問;甚至出門前最基本內胎、外胎、煞車皮、鏈條、變速系統的檢查,車行也能提供基本審視協助。

上路後一定也需要車用備料與備品,健平提醒就算「先不要求自己會修,但至少要有同規格適用的東西」,以免萬一在路上出狀況,就算有能手想幫忙也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認為內外胎至少備妥各2條、還要自備打氣筒等簡易的維修工具

▲「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專案經理李健平針對環島,建議選購8千~1萬元門檻的單車。(圖/記者蕭涵云攝)
▲「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專案經理李健平針對環島,建議選購8千~1萬元門檻的單車。(圖/記者蕭涵云攝)
🔸人身裝備以自己「騎乘更舒適」為主

再來就是人身裝備,主要能讓騎乘過程更舒適,從頭開始算起有安全帽、騎車專用小帽或頭巾、車衣及排汗透氣內衣(甚至禦寒功能)、車褲、輕薄快速排汗的專用襪,專用鞋款還有進階「卡鞋」選擇,以卡榫扣在踏板上可省力約30%(但須評估穿著適應程度);若只談入門的話選擇硬底鞋便可,健平笑說其實All Star帆布鞋就算蠻適合,符合鞋底薄、夠硬、布料透氣等特性,又好取得。再來則有雨衣、防風或禦寒外套等衣物

他也不諱言,其實新手挑戰第一次單車環島,坊間有不少商業團可以選擇,包括旅行社、甚至是像他所屬的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等,都會有已規劃好的旅途行程可以選擇。最大的好處便是「行李不用自己揹」,還有後勤車輛及幫手可提供補給、車輛維修等協助,甚至是專業領騎帶隊,旅客可以完全享受騎乘過程,不用分心留意路線、吃住等相關問題。健平以過去操作團體活動的經驗分享,單車環島人多一起騎更有氣氛、更好玩,「大家一起互相激勵、挑戰的氛圍會很好」。

健平也鼓勵大家,自己做功課聽起來很辛苦,但過程也充滿許多樂趣,光想到能安排各地小吃、品嚐美食特產等,就成為不少人走訪全台最重要的事,靠必吃清單來鼓舞自己,或許還會是整趟行程中最開心的收穫。

▲車款裝備琳瑯滿目,建議民眾親自走幾趟車行,把適合自己的裝備購齊。(圖/記者蕭涵云攝)
▲車款裝備琳瑯滿目,建議民眾親自走幾趟車行,把適合自己的裝備購齊。(圖/記者蕭涵云攝)
🔸出發前維持1~2個月運動習慣 每日運動1~2小時

不少人環島最擔心的還有自己的體力,健平笑說當然平常不能再那麼軟爛、都在家裡只是滑手機,就要貿然出門挑戰長時間運動,「最基本每日運動1~2小時,健走、跑步或騎腳踏車」,最好讓屁股也能適應一下,建議在出發前至少保持1~2個月的運動習慣,平常也可多爬爬樓梯等,讓身體基礎狀態慢慢準備起來。

🔸新手常犯2錯誤!「錯估體能」、忘記「水分補給」

他透露「其實運動本身就是累加的過程」,不用想得太嚴肅,但也不是從0開始累加,至少要有三成的體力狀況;他也提醒可能騎到第三天會很累、是一個撞牆期,到第四天後身體已經調適,這就是個破壞、建設的過程,之後會適應得越來越好、越騎越順。而菜鳥最常犯的可能是「錯估體能」,以環島來說,以為自己輕鬆就能一天騎到一百公里,但實際真的出門,路程上會有很多意料不到的情況,除了環境因素、甚至自己身體與心理狀態,連老手健平也坦言,自己出門可能甚至不會先訂好每日住宿的飯店,「因為不確定會騎到哪」,有時抵達定點附近才以旅遊訂房網站搜尋落腳處。

而騎行過程中,新手最容易忘記基本的「水分補給」,當水分補充不完全,容易導致中暑、或其他嚴重身體情況,適度補充運動飲料與鹽分等。夏天熱會口渴想喝水倒還不擔心,冬天才容易因為天氣涼爽而忽略喝水,等到身體出現缺水的狀況已經來不及了。建議騎車時每15分鐘喝一小口水、每半小時休息一下、喝一大口水。

▲人身裝備關乎騎乘感受,從頭到腳都必須好好選擇。(圖/記者蕭涵云攝)
▲人身裝備關乎騎乘感受,從頭到腳都必須好好選擇。(圖/記者蕭涵云攝)
▲健平形容,車輪的內胎、外胎就像鞋子合不合腳一樣重要,不只出發前要好好檢查,更至少要各帶2條出門較保險。(圖/記者蕭涵云攝)
▲健平形容,車輪的內胎、外胎就像鞋子合不合腳一樣重要,不只出發前要好好檢查,更至少要各帶2條出門較保險。(圖/記者蕭涵云攝)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