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睡覺腳抽筋!醫:只補鈣沒用 「抽筋原因、吃什麼」一篇看懂

 ▲半夜睡覺一直腳抽筋,醫師提醒光補鈣未必有用,一篇看懂「抽筋原因、容易抽筋該吃什麼」。(示意圖/Shutterstock )
▲半夜睡覺一直腳抽筋,醫師提醒光補鈣未必有用,一篇看懂「抽筋原因、容易抽筋該吃什麼」。(示意圖/Shutterstock )

家庭消費中心/綜合報導

一名40歲女性最近常睡到半夜被腳抽筋痛醒,以為是鈣攝取量不夠,於是認真補鈣,結果晚上還是常抽筋,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鈣、鎂攝取不均衡所致。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書田診所家庭醫學科主任何一成說,抽筋是許多民眾在半夜睡覺時突來的痛苦經驗,門診中常聽到患者抱怨睡到半夜要翻身時,兩腳一使力卻突然抽筋,肌肉整個縮起來且愈來愈痛,很不好受。

醫揭抽筋原因、好發族群

何一成表示,腳抽筋較容易發生在15至20歲,或40歲以上年齡層,特別是有慢性疾病、需長時間站立的人,或情緒緊張、過度或缺乏運動、懷孕等族群。

對於腳抽筋補鈣是否有效,何一成指出,腳抽筋原因很多,要對症處理,不見得每人都是因為缺乏鈣質,除血液循環不良、神經病變、情緒緊張、環境溫度改變,或其他生理因素外,飲食攝取鈣、鎂不均衡也可能產生腳抽筋。

何一成指出,鎂對於肌肉有舒緩功能,飲食中鈣與鎂的比例在2:1至3:1較佳,拚命補鈣不一定能緩解抽筋。

抽筋吃什麼?一直抽筋要多喝水

若是因為礦物質缺乏造成腳抽筋,在飲食上可補充鈣對鎂比例較高(大於3:1)的乳製品、油菜、莧菜、芥藍菜等,也要適量補充鎂對鈣比例較高的紅豆、綠豆、黃豆、蓮子、堅果類食物來均衡鈣、鎂,並建議經常腳抽筋的人,每天定要攝取2000至3000c.c.的水。

注意雙腿保暖,防半夜睡覺腳抽筋

何一成提醒,容易腳抽筋的人不宜運動過度,但也要適量運動,中等強度的運動較佳,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晚上睡覺前則可多伸展易抽筋的部位,並注意雙腿的保暖。

▲國健署說明, 時速達4.83公里、每分鐘至少走90步就算「健走」。研究指出每天健走10分鐘,降低早死風險15%。(圖/取自Shutterstock)
▲容易腳抽筋的人適合中等強度的運動,例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圖/取自Shutterstock)
🟡預防腳抽筋注意事項

📍若容易腳抽筋,勿運動過度,但也要適量運動,中等強度運動為佳,如快走、慢跑、游泳,每天30分鐘即可。

📍晚上睡覺前可多伸展易抽筋的部位。

📍加強雙腿保暖。

📍睡覺時避免讓足板過度往足底方向下垂,較易誘發小腿抽筋。

📍飲食注意礦物質均衡攝取。

📍若時常抽筋,最好就醫,經理學診斷、血液或血球礦物質等檢驗來確認原因,才能對症治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