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社工師獲績優表揚!新冠期間助「媽媽送兒子」最後一程

▲社工師陳思雯在疫情間奔走於醫院與患者間,透過電話、視訊,或是連線方式,幫助患者與病家道別。(圖/記者林志怡攝,2023.12.20)
▲社工師陳思雯在疫情間奔走於醫院與患者間,透過電話、視訊,或是連線方式,幫助患者與病家道別。(圖/記者林志怡攝,2023.12.20)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

許多家庭因為新冠疫情無法在患者患者臨終時陪在身邊,獲112年醫療事故關懷服務績優表揚績優個人獎的社工師陳思雯,在疫情間奔走於醫院與患者間,透過電話、視訊,或是連線方式,幫助患者與病家道別,也曾協助一位媽媽穿上全套防護裝備、進入負壓隔離病房,見染上新冠肺炎的兒子最後一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許多民眾也因為各種疫情相關感染管控規範,無法陪伴在親友身邊、直接見上最後一面,擔任社工師10餘載的台大醫院社會工作室中級管理師陳思雯,在疫情期間也看了無數無法與家人見面的家庭,以及醫病溝通不順暢所造成的爭執。

她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當時有些因為感染新冠肺炎而收治於負壓個離病房的患者,無法讓家屬陪伴在側,但當時遇到一位個案,因為感染新冠肺炎、生命已經走到末端,對於家屬來說也是相當意外、難以承受的情況,很多親屬都希望能陪在患者身邊,但當時的管控實在不允許。

陳思雯回憶,當時她做了很多院內聯繫與橫向溝通,也和家屬溝通很久,最後決定讓個案的媽媽穿上全套的隔離裝備、經過層層的感染管控確認,最後來到兒子身邊,陪兒子走完生命的最後一段路、見上最後一面,但這樣的案件數實在不多,當時也僅有這一件個案成功。

對於擔任社工師多年的經驗,陳思雯說,每個個案對她來說都非常重要、都是一點一滴累積的成長,她希望通過關懷服務的介入,讓病家、醫療人員都可以得到最好的結果,但不見得每個案件都能順著期待進行,若無法讓病家得到比較滿意的答案、因此走上訴訟,這是作為第一線的她會感到比較氣餒的時刻。

但陳思雯說,近5年的案件分析統計發現,通過醫病溝通會議,有88%的病家會接受醫療人員的說明。對她來說,「一起面對」是居中協助醫病溝通的重要態度,仔細整理並加提出的問題給同仁了解、作為橋樑,並把具有學習價值的爭議案件撰寫成教案,或是以講師身份分享經驗,都是重要的使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