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炎熱,今(16)日全台各地高溫普遍落在攝氏32至34度,其中台北市預報體感溫度更是飆到攝氏41度,在炎熱的天氣下多喝水雖然是消暑方式,但心臟科醫師提醒,心臟衰竭患者若攝取過量水分,嚴重時恐因肺積水必須送至急診,因此夏天需特別留意「水腫」問題,建議每天早上「量體重」監測。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中央社報導,基隆長庚醫院心臟衰竭中心主任王兆弘日前在大師開講心衰衛教講座表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經過心導管等治療的患者,倖存下來之後,未來罹患心臟衰竭風險比一般人更高。台灣在過去10年因心臟衰竭住院人數,不斷攀升,甚至增加高達9倍之多。心臟衰竭因素,包含老化、心血管堵塞及心肌梗塞等,可透過胸部X光、心臟超音波等檢查進行診斷,早期發現可以積極介入治療。

醫師提醒,天氣熱時避免身體缺水很重要,但絕對不是毫無節制地喝水,心臟衰竭風險族群記得「不多不少」補充水分,避免喝太多,造成身體來不及代謝,堆積腿、腳或肺部,產生下肢及肺部積水問題。民眾可注意「累、腫、喘」等3大症狀,一旦出現務必即時就醫。

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心臟衰竭將是民眾健康一大威脅,王兆弘指出,除了心臟衰竭患者逐年增加,台灣心臟衰竭住院個案,半年內再住院率高達3-4成。王兆弘認為,心臟衰竭個案出院返家後,絕對不能只是仰賴吃藥控制,建議強化台灣的心臟衰竭社區照顧網絡,仿照歐美、日本推出心臟衰竭導師等專業護理人員。

▲心臟、心肌、心痛。(圖/取自Unsplash)
▲天氣熱的時候避免身體缺水很重要,但醫師提醒絕對不是毫無節制地喝水,尤其是心臟衰竭風險族群避免喝太多,造成身體來不及代謝,產生下肢及肺部積水問題。(圖/取自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