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魚少吃」餐廳宣導7年!揭磷酸鹽過量內幕 腎臟醫說法曝光

▲近年來「巴沙魚」這三個字越來越常出現在菜單上,許多民眾也都品嘗過它的滋味。(圖/取自北市衛生局)
▲近年來「巴沙魚」這三個字越來越常出現在菜單上,許多民眾也都品嘗過它的滋味。(圖/取自北市衛生局)

記者潘毅/綜合報導

近年來「巴沙魚」這三個字越來越常出現在菜單上,許多民眾也都品嘗過它的滋味。不過昨(6)日一位餐酒館老闆感嘆指出,已經宣導7年「巴沙魚要少吃」,更揭露磷酸鹽過量內幕,但成效依舊不彰。其他專家、腎臟科醫師過去也曾詳細解釋過相關影響。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Jacky Bistro預約制餐酒館》老闆昨(6)日再度有感於臉書粉專上發文提到,自己過去7年不斷宣導「巴沙魚要少吃」,但仍有很多網紅會在頻道中告訴大家巴沙魚有多嫩、多好吃。老闆隨後開始科普,「巴沙魚他只是越南的鯰魚,知道台灣人很愛就拼命進口,無刺又軟,泡磷酸鹽後更讚,整個澎發起來變兩倍大,吃起來苦苦的爛爛的,一堆吃到飽在用」。

消基會針對傳統市場及網路電商標榜品名有「鱈魚」字樣及網路電商標榜品名為「多利魚」、「巴沙魚」、「鯰魚」或「兩種品名同時標示」的商品,購得6件樣品做調查。(示意圖/消基會提供)
▲市面上常看到「多利魚」、「巴沙魚」、「鯰魚」或「兩種品名同時標示」的商品。(示意圖/消基會提供)
老闆透露,5年前曾詢問有無廠商販售沒泡藥的巴沙魚,結果有一間主動聯繫,也真的不錯,只是「因為沒有泡藥沒有包冰,所以價格比有泡藥的貴了2.5倍,幾乎沒人要買」。

老闆解釋,動物體內在自然狀態下已經含有磷,若涉入過多磷酸鹽恐怕會使人體內的磷超出正常範圍,導致「鈣的恆定失調,容易引發骨質疏鬆、腎結石等疾病」,且過量的磷還可能讓血管鈣化變脆,「與慢性腎臟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的發生密切相關」。

老闆也感嘆表示,自己身邊有些朋友洗腎洗到離世,所以他才會不斷宣導不要食用過量、不要長期食用,「不是只有巴沙魚,很多海鮮都有,我指的並不是吃了磷酸鹽就一定會洗腎,請別曲解哥的用意」。

針對「巴沙魚磷酸鹽含量」的疑慮,過去事實查核中心也曾詢問國立海洋大學水食品科學系名譽教授蕭泉源,他表示巴沙魚經加工處理,依「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之規定,可使用磷酸鹽類,「只要依規範限量使用,即無食安問題」。

過去《NOWnews》也曾訪問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腎臟科醫師顏宗海,他解釋:「吃到一般適量、天然食材含有的磷酸鹽則不需要過於恐慌」,因為正常成人血液中磷離子濃度為2.4-4.7mg/dL,過高或過低的血磷濃度,對健康都會有所影響,低血磷症會導致肌肉無力、橫紋肌溶解症、甚至心臟衰竭;高血磷會導致腎衰竭、血管鈣化、心血管疾病患者。

依照政府法規加工食品可合法添加適量磷酸鹽,至於生鮮肉品則是明文禁止,但實際上生鮮肉品天然就含有磷酸鹽,除了加工食品外很多天然食材也屬於高磷食物。顏宗海醫師指出,腎功能正常的患者,是可以將多餘的磷離子從身體排出,但腎臟功能不良的族群,導致高血磷症的機率就相當高,因此成年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800毫克的磷酸鹽。因此他也認為:「若真的有業者將巴沙魚浸泡藥水,確實已經觸法且吃多對腎臟功能不良的族群,有相當嚴重的影響,但若是一般適量、天然食材含有的磷酸鹽則不需要過於恐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