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經越來越早到!用AI對抗性早熟 影像傳APP「1秒正確判讀骨齡」

▲兒童因性早熟就醫人數上升4至6倍,醫療團隊判讀骨齡是一大關鍵,現在透過AI人工智慧軟體輔助,1秒就可正確判讀骨齡。(示意圖/ShutterStock)
▲兒童因性早熟就醫人數上升4至6倍,醫療團隊判讀骨齡是一大關鍵,現在透過AI人工智慧軟體輔助,1秒就可正確判讀骨齡。(示意圖/ShutterStock)

家庭消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生育率持續下降,性早熟趨勢卻持續成長。醫師表示,國內女性的性早熟發生率可達男性的14倍,且初經年齡在過去30年中,平均每10年會提前4個月,若要改善此趨勢,及時由醫療團隊判讀骨齡是一大關鍵,而現在透過人工智慧軟體輔助,1秒即可正確判讀骨齡,有助孩子更快接受治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健保統計資料,在2002~2007年與2008~2013年間,兒童因性早熟就醫人數上升4~6倍,女性發生率約為男性12~14倍,對此振興醫院兒童醫學部新生兒科主任喻永生也說,該院2021年發表的研究結果也有類似發現,目前女性初經平均年齡為11歲4個月,但過去30年來大約每10年會提前4個月。

▲有一位男網友外出幫媽媽、妹妹買衛生棉,卻遭遇路人嘲諷,而他的回擊內容曝光,更引發網友喝采。(示意圖/翻攝自 pixabay )
▲目前女性初經平均年齡是11歲4個月,研究顯示大約每10年會提前4個月。(示意圖/取自pixabay )
喻永生表示,在治療性早熟之前的診斷依據,及治療中的效果評估、治療後的預後追蹤,都需要借助骨齡判讀,但以往沒有AI骨齡判讀軟體輔助,可能囿於醫師經驗及某些限制,導致骨齡判讀有不小的誤差。

針對骨齡判讀的難度,喻永生說明,正確骨齡判讀需要長年累積經驗,且判讀需要時間,且常偏於主觀判斷,所以不同醫師的判讀常會有高達1年以上的差距,這可能造成許多性早熟個案未能得到及時治療,進而影響成長,甚至導致醫病糾紛。

▲透過手骨X光進行骨齡的判析。(圖/記者洪佳伶攝,2019.07.25)
▲透過手骨X光進行骨齡判析,不同醫師判讀常會有高達1年以上的差距。(圖/NOWnews資料照片)
喻永生指出,美國史丹佛大學2021年以北美放射科學會比賽最強軟體,經6家醫學中心測試,發現可將誤差縮至0.45年,而振興醫院應用院內研究經費,經過2位判讀骨齡逾30年的醫師,與2位電腦工程師合作開發出一套輔助醫師判讀骨齡的AI軟體,誤差僅0.46年, 非常接近史丹佛大學2021年的0.45年誤差成果,且與資深內分泌醫師判斷骨齡結果,高達99.5%吻合。

喻永生表示,此軟體已於2023年獲得專利,使用時不必進入醫院的影像處理系統,沒有資安顧慮,且除性別之外,不需要病人其他個資,不會侵犯個人隱私,只要將影像上傳APP,1秒鐘即判讀完成,希望有興趣的業者可一起合作,以造福更多臨床需要判讀骨齡的醫師,及潛在性早熟需治療的孩子。

關鍵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