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河豚中毒「沒有解毒劑」!醫曝誤食恐怖症狀:只喝湯也會出事

▲南投縣仁愛鄉昨(26)上午有民眾食用河豚肉後,陸續發生手腳痲痺等中毒症狀,最終導致1死8傷的悲劇。(圖/取自Unsplash)
▲南投縣仁愛鄉昨(26)上午有民眾食用河豚肉後,陸續發生手腳痲痺等中毒症狀,最終導致1死8傷的悲劇。(圖/取自Unsplash)

記者張志浩/綜合報導

河豚不能隨便吃!南投縣仁愛鄉昨(26)上午有民眾食用河豚肉後,陸續發生手腳痲痺等中毒症狀,最後負責烹煮的44歲洪姓男子死亡,其餘還有8人緊急送醫,對此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教授顏宗海提醒,河豚幾乎全身都含有毒素,若真的不小心誤食,不能有灌水、催吐的動作,而是要直接送醫,且目前針對河豚毒素,並沒有解毒劑;食藥署也強調,通常食用河豚後,3小時左右會出現中毒症狀,死亡率約為61%。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河豚性,食藥署指出,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主要存在於河豚卵巢、肝臟、腸、皮膚中,強度與痲痺性貝毒相當,約為氰化鈉的1000倍以上,加上具耐熱性,加熱並無法將毒素破壞。目前台灣產河豚的種類約有30餘種,一般以「肝臟」及「卵巢」毒性最高,其次為皮膚及腸子,部分河豚肌肉雖然無毒,但其內臟部位可能有毒,在料理的時候毒素很可能會污染到魚肉。

▲(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醫師指出,河豚毒素特性為「水溶性」,因此即便只是喝到魚湯也會中毒。(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顏宗海說明,基本上,河豚只有「肌肉」部位沒有毒素,因此外面專業的河豚料理店,廚師會知道如何透過技巧避開有毒的部位,但一般人不清楚,才會釀成中毒;此外,河豚毒素特性為「水溶性」,因此即便只是喝到魚湯也會中毒。

顏宗海表示,吃下河豚中毒後,會常出現嘴唇、手指麻痺,意識會開始逐漸不清,並產生抽蓄的情況,若不幸真的河豚食物中毒,絕對不能「大量灌水、灌牛奶或催吐」,若一不小心嗆到,導致吸入性肺炎,反而增加治療難度,所以立即送醫是唯一的選擇,治療上,河豚中毒並無解毒劑,因此臨床會以支持性療法為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