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林煜軒/資深主管,別再抱怨「一代不如一代」

林煜軒博士在《職場冷暴力》書中提到,一個握有權柄的主管,往往是職場冷暴力主要的來源。(圖/Unsplash)
林煜軒博士在《職場冷暴力》書中提到,一個握有權柄的主管,往往是職場冷暴力主要的來源。(圖/Unsplash)

文 / 林煜軒

【本文由《寶瓶文化》授權刊登,摘自《職場冷暴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代不如一代」是冷暴力最成功的口號

老總辦公室掛著一幅農村風貌的全家福:父親剛從田裡回來,還沾著泥土的鋤頭靠在牆邊。他坐在板凳上,看著正爬在地上玩耍的三歲小孩,那三歲小孩就是老總。母親把香噴噴的飯菜端上餐桌,清秀的大姊在養雞、餵鴨,大哥在家門前的小溪玩水──這幅油畫裡的農村人家,是老總最懷念的美好年代。

每一個被他叫進辦公室教訓的員工,沒有人不熟悉這幅畫。每當老總教訓到痛心疾首處,總是背過身,扳著手,望著這幅農村美景,念著數十年如一日的訓詞:「你們現在時下的年輕人喔,對長輩不懂尊重,對同事人情淡薄。想當年,我們沒有電視,更沒有手機。我爸爸那股勤奮工作的精神,還有農村濃厚的人情味,全台灣現在恐怕都找不到了!」老總接著指了指那畫中的清澈小溪:「我們小時候,放學下班接觸的都是大自然,哪像你們上班滑手機,蹺班吃東西。生活不正常,體弱多病,怪不得影響到工作效率!」

一、還原「回憶性偏差」的真相

有一次,我接待老總的哥哥,也就是油畫裡在小溪玩水的男孩。他一看到那幅畫,全身便開始微微顫抖,兩行眼淚也止不住地流下來。我想他一定跟老總一樣,懷念那一去不回的美好時光。

老總的哥哥輕輕擦了擦眼淚,顫巍巍地說:「六十年過去了,我還記得那天真的餓到快死了!」

後來所有在辦公室的同事們,才第一次聽到這幅畫裡真正的故事:

那年是一九五四年,民國四十三年,台灣脫離日本的統治不到十年。湊巧一位受日本教育的畫家路過,畫起這幅農村風光。他清清楚楚記得那一天,因為畫完這幅畫的隔天,父親就過世了。媽媽手上端的那碗飯,是給身體虛弱父親的最後一餐。老總的父親享年三十九歲,死因是肺結核。

從現在的眼光來看,三十九歲是「英年早逝」,但台灣光復初期,男性的平均壽命大約是四十四歲,而當時的十大死因第一位是肺炎,肺結核在那個年代的台灣非常盛行,而且還是不治之症。他記得在畫這幅畫的半年前,爸爸就已經病入膏肓了。爸爸每次扛著鋤頭到田裡,都喘到幾乎走不動,但家裡窮,爸爸非得下田耕種不可。爸爸到死的前一天,都還得做農事。

正在養雞的大姊當時懷著身孕,她從小就被送到隔壁村當童養媳。貧窮落後的農村,婚姻像是生意買賣,沒有愛情的自由,哪來人情濃厚。這已經是大姊第四次懷孕,先前三個生下的孩子都夭折了。不過,在當時這或許不算什麼不幸,因為當年的嬰兒死亡率,大約是現在的十倍。

望著清澈小溪的他,根本沒有玩水的閒情逸致。他已經好幾天沒飯吃,當時餓得只想抓條魚來吃。但餓得兩眼發昏、四肢無力的他,下一秒鐘就跌到河裡,差點溺水淹死。

原來老總懷念的美好景象,只因為那時的他是個三歲小孩,懵懂無知。真實的世界,處處是貧窮、飢餓、死亡的氣息。這是讓他哥哥在六十年後,仍餘悸猶存的一場噩夢。

人們對「失去」一件事物的痛苦,遠比「得到」的滿足還要強烈。今天我買了一部新車,從沒車到有車,快樂指數增加了三分,但一個月後車壞了,要進廠維修。從有車回到沒車,痛苦指數可能是七分。即使得到的比失去的要多,我們對於失去的痛苦,會不斷用「回憶」來填補,對擁有的或慢慢爭取來的,卻總是不太有感覺,所以舊情人、念念不忘的人生缺憾,回憶起來總是特別美好。在醫學上,我們稱之為「回憶性偏差」。

「回憶性偏差」不僅造成長輩們產生「一代不如一代」的錯覺,還因此失去反省的機會。

面對事實上一代比一代厲害的後生晚輩,長輩們除了倚老賣老,還用「現在年輕人的基本能力不足」之類的藉口,築起了更多升遷的障礙與高門檻,使得年輕人出人頭地的機會確實「一代不如一代」。

然而,真的「一代不如一代」嗎?我接下來將要舉各種領域中,鐵證如山的事實和數據,證實絕對不是「一代不如一代」,而是「一代超越一代」。

二、從四十年來的報紙,看一代如何比一代進步

我整理這四十年來的報紙發現,早從一九八○年代開始,每個時代的主管,都在檢討「現在的年輕人」如何不長進。但事實上完全沒有長進的,是這個「一代不如一代」的陳腔濫調,而且這些報導透露著每個世代「年輕人」的強項,還有每個世代的主管是如何昧於現實地糟蹋年輕人的天分。

翻開一九八○年的報紙,主管普遍的說法是:「現在的年輕人好高騖遠,動不動就想跳槽。工作態度比十幾年前的人差,不負責任。」當時四年級左右的「年輕人」,如今已是退休準備交棒的大老闆,也是經常被《商業周刊》等財經雜誌盛讚「高瞻遠矚,精準掌握產業脈動」的企業家,而當年他們「高瞻遠矚」獨到的投資眼光,被抹黑成「好高騖遠」,「精準掌握產業脈動」的天分,被說成「動不動就想跳槽」。

一九九○年代的主管說:「現在的年輕人急功近利,每一個都在問,什麼科系比較快念完,什麼工作比較容易賺錢。」當時五、六年級的年輕人,是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主力,也是現在中小企業的負責人。而當年他們的主管,卻看不到他們早在學生時代就懂得精算「什麼科系比較快念完」的天分,還有在初入職場時,就會講求「什麼工作比較容易賺錢」的效率。

現在的副總、處長們整天掛在嘴邊「這案子可不可以一個月之內完成?」「有沒有機會早一季上市?」和當年他們在學校、初入職場時講求效率的態度,是一模一樣的,只是當年他們的主管稱之為「急功近利」。

二○○○年後的報紙,最常反映主管的心聲:「現在年輕人應徵時都說得頭頭是道,一上班,卻全走了樣。做錯了事,不肯認錯、理直氣壯。」這些十幾年前的職場菜鳥,現在大多是四十幾歲的經理幹部。現在幾乎所有的職場課程、最頂尖的《哈佛商業評論》,都在教授的簡報溝通技巧、行銷創意,正是這些六、七年級生的強項,也是上一輩望塵莫及的。

現在無論產、官、學界都非常重視的簡報技巧、行銷創意,其實早在他們剛踏進職場時就展露無遺。只是面試的主管覺得這只是能說得頭頭是道的雕蟲小技,而在威權體制長大的高階主管們,不習慣平起平坐的互動溝通,還因此把年輕人抹黑成:「一上班,全走了樣。做錯了事,不肯認錯、理直氣壯。」

如果看清楚四十年來的報紙內容,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哪有一代不如一代的問題。有問題的是拒絕反省的主管,不斷用一代不如一代的口號催眠自己,洗腦下一代。用傳統與權威來控制職場,把所有員工變成只會聽命行事的機器人。

三、數據證明一代比一代更強

我是一位棋齡二十五年的六段棋士。我分析近四十年來,圍棋界老、中、青三個世代六位,稱霸全世界最頂尖棋士的棋力,用數據來證明一代比一代更強。

這三個世代包含曾經代表人類挑戰人工智慧AlphaGo的李世、柯洁,以及《棋靈王》裡圍棋名人原型的小林光一。他們都是代表一個時代裡,人類智力的巔峰。

依照年齡,我把他們分為年輕世代二十歲的柯潔和二十五歲的朴廷桓,中生代三十五歲的李世和四十二歲的李昌鎬,以及元老級六十一歲的趙治勳和六十五歲的小林光一。

再把他們每個年齡的棋力等級,分畫成圖表,這樣就可以公平地看出來,年輕世代的柯潔和朴廷桓,不到三十歲就超越了過去中生代和元老級世界頂尖棋王畢生最強的棋力。而且這三個世代職業棋士的水準,一代比一代還要更強!

從這張圖表,我們不只可以看到「一代比一代更強」,我們還可以發現,年輕世代達到棋力登峰造極的年齡,一代比一代更快、更年輕!

不只是圍棋,二十歲到四十歲確實是一個人體力和創造力的巔峰。科學界曾分析,諾貝爾獎得主們的主要貢獻,大約是在他們三十至四十歲之間完成的。但我們看看現在的社會和職場環境,是怎麼對待年輕人的。

以學界制度來說,如果順利取得博士學位,畢業年齡已經三十幾歲了,加上博士後研究和升等考試,如果要從競爭激烈的學術界中得到足夠的研究資源,恐怕早已四、五十歲,已錯過做出偉大貢獻和學術研究的顛峰年齡。

在所有的行業裡,幾乎都把剛入行的年輕人當作廉價勞工,指派各種不合理的訓練當作磨練。老前輩們往往還要補上一句「嘴邊無毛,辦事不牢」,把年輕人的升遷無限期拖延。思想保守的老前輩們還在殺豬公,但國外的創業家已經上了太空。

臉書創辦人祖克伯、蘋果電腦的賈伯斯、微軟的比爾‧蓋茲,都是在二十幾歲時創業,當上CEO,這才是如同圍棋界裡告訴我們,年輕世代「一代比一代更強」,而且「一代比一代更快能夠登峰造極」的真相。

緬懷過去的美好年代,始終相信「一代不如一代」的前輩們,如果不是「回憶性偏差」讓他們對幾十年前的記憶美化、錯誤地模糊,真的要注意他們是不是有輕微失智症了。

四、「一代不如一代」是人口結構改變的必然口號

「一代不如一代」其實是一個在人口結構快速變遷的環境下,長輩們讓晚輩乖乖聽話的必然產物。

我們比較一下兩張相距四十年的台灣人口結構圖。四十年前的一九七八年,是個「台灣錢淹腳目」的經濟奇蹟年代,三十歲以下的人口占極大的比例,因此整個社會,和產業以人口的成長來規劃。新學校一間一間地成立、外商公司不斷進駐、本土中小企業蓬勃發展,工作機會非常多。

三十到六十五歲的職場主力,呈現穩定的金字塔結構。有人退休,就有人剛好可以遞補上這個職缺。只要表現不差,「排隊」當主管只是早晚的事情。

二十到三十歲的年輕人雖然很多,但他們頂多是職場上的菜鳥,構成不了太大的威脅。報紙上看到「一代不如一代」的說法,大約是在這個年代開始出現的。

到了二○一八年,三十歲以下的人口急速下降,整個社會與產業呈現飽和狀態。外資不斷出走,本土產業西進大陸。首當其衝的工作,便是少子化所造成的流浪教師,而三十到六十五歲的職場主力占了人口的最大宗,職場中弱肉強食的廝殺,絕對在所難免。

如果你還妄想用「排隊」的方式,排到當主管,那可能就像iPhone開賣排隊一樣,要準備好帳篷、板凳,因為保證你要排超級久。而且這個年代四十五到六十五歲的主管,後有年輕人追兵,前方還有退休長輩的埋伏:老年人口需要龐大的健康長照經費,還需要更巨額的退休年金。

我們設想一下,自己是掌握權力資源的四十五到六十五歲主管,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年輕一代在基層待得越久越好,因此碩博士班要越念越久、公司裡升遷的機會越來越少、專科醫師訓練年限延長、年輕人要比以前更久才能買房。而能合理化壓榨基層,糟蹋年輕人的口號,就是教訓晚輩們「一代不如一代」。

身為年輕的一代,我們該怎麼辦?歷史上有個人口結構非常類似的困境,值得我們借鏡。在乾隆盛世的晚期,也是滿清王朝崩塌的序幕。從乾隆六年(一七四一年)的一億四千三百四十一萬人口,每年以兩百五十八萬人左右的速度,翻倍暴增到乾隆六十年(一七九五年)的兩億九千六百九十六萬人。乾隆中期,人口的成長已經造成糧食供不應求的重大危機,不只食物無法因應人口暴增,清朝末年廢除科舉制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於無法用傳統的考試制度,選用大量激增的年輕人才,而封建王朝的官僚弊端,也在一夕瞬間暴露浮現,隨之大清帝國土崩瓦解。

在這個人口結構變遷極為相似的年代,如果聽信「一代不如一代」的洗腦口號,用二、三十年前的方法,乖乖聽長輩的話「排隊」等待升遷,不只要排超久,還可能像滿清末年的秀才進士一樣,排到朝廷指派官位時,滿清也剛好滅亡了。

五、人,終究會老去

「一代不如一代」是既得利益者在面對更厲害的下一代時,最站不住腳,但卻大獲成功的洗腦口號。我很尊敬前輩們在過去艱苦年代的奮鬥歷程,但我更相信,用「一代不如一代」的偏差角度所指引的方向,絕對不是我們的未來。

「一代不如一代」這個看似在威權時代、民智未開才能存在的口號,為什麼在今天仍然歷久不衰?我漫步到黃昏的公園裡閒坐著。猛然一抬頭,望見幾縷銀髮,飄逸在夕陽的餘暉裡。我領會到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人,終究會逐漸老去。

林煜軒博士在《職場冷暴力》書中提醒大家,別再被「一代不如一代」這句話霸凌。(圖/寶瓶文化提供)

●林煜軒/國家衛生研究院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台大醫學系助理教授。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