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杯來了5/外送崛起垃圾暴增 新型容器助減少紙餐盒

▲洪和晴(右二)與醫學系同學於去年推出環保外送平台「一口覓食」 。記者康仲誠攝。
▲洪和晴(右二)與醫學系同學於去年推出環保外送平台「一口覓食」 。記者康仲誠攝。

甘庭嘉/專題報導

「MissEco一口覓食,我們是一個全台首創的環保外送平台,大家可以把我們想像成環保版的Uber Eats,所以你只要到我們的官網訂餐,你收到的外送餐盒就會是循環容器承裝的餐盒,讓整個外送可以保留便利性,但是不製造任何的垃圾。」創辦人洪和晴介紹他與同學於去年推出上路的新創企業「一口覓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環保署為了減少一次性飲料杯,要求連鎖便利超商及速食店明年1月1日起在一定比例的門市提供循環杯。「循環杯」罕見被寫入政策裡,不過循環容器應用,除了用來盛裝飲料,另外一種應用方式,就是取代外送時使用的一次性容器。

根據環保署資料,2020年1月至12月全台紙餐具回收量為15萬9897公噸,較2019年疫情發生前的8萬645公噸,回收量大幅增加約一倍,「顯示疫情期間免洗餐具用量增加」。

「Covid19的疫情爆發後,整個外送平台強勢崛起,帶來了無可取代的便利性,但同時製造的垃圾量非常、非常驚人。」洪和晴談及當初決定投入環保外送的起因,一方面是注意到2019、2020年澳洲森林大火,震驚於氣候變遷的威力,另一方面也是注意到疫情期間外送崛起製造的垃圾,因此當時作為醫學系學生的她與同學,在思考除了當醫生之外、希望可以做點其他對世界好的事情時,起心動念創立了一口覓食。

「我們希望可以打造一個可以兼顧便利性,但是又可以維護環保價值的新選擇」,洪和晴表示。

一口覓食的環保外送如何運作?洪和晴解釋,平時他們將餐盒放置在倉庫,若合作餐廳的容器不夠,他們再將餐盒送往餐廳使用,而外送員再從餐廳,將使用循環容器盛裝的餐點送到顧客手上。

至於餐盒回收則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由顧客自行拿回一口覓食的合作餐廳做歸還,另外一種方式,就是透過下一次訂餐、外送員前來送餐時,順便把上次的餐盒還給外送員,外送員到下一個餐廳取餐時,便可順道將髒餐盒歸還給餐廳,餐廳再拿去做倉儲或清消,達到循環使用的目的。

▲一口覓食使用循環容器盛裝外送餐食。記者康仲誠攝。20221003
▲一口覓食使用循環容器盛裝外送餐食。記者康仲誠攝。
洪和晴指出,一口覓食從去年五月上線至今,目前合作餐廳超過50間,其中有四成以上是蔬食友善店家,已經總共減少超過三萬件的一次性垃圾,且因為平台上多為蔬食餐廳,透過蔬食的推廣,他們總計減少了八千公斤的碳排放,「說實話這個量算是我還蠻開心」。

不過良善的環保理念還是有其限制。洪和晴坦言,目前一口覓食的目標客戶,主要是「一群有意識生活」的人,「他們對這些東西非常在意,他們的生活也很忙碌,通常會有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但是因為生活忙碌,沒有辦法帶著各種容器到各個餐廳或裸賣商店買東西,這些人就會需要我們的服務」。

「收入不錯」四個字也暗示了要「有意識生活」是有條件門檻的。洪和晴指出,一口覓食的消費者均消,落在台幣500元到600元左右,因此他們也有自知之明,以目前一口覓食的模式及規模,要把環保這件事情推廣到同溫層之外有困難,「我們現在真的在做就是持續做規模化,讓我們的店家的價位不會只落在中高價位,同時我們也要把服務持續優化」,洪和晴說。

「我們會希望未來真的可以走進大眾市場,但我們很理解困難度非常高」,洪和晴說。至於未來,一口覓食的團隊有個長遠的目標是建製「綠色亞馬遜」,洪和晴說,希望創造這樣一個平台,用循環容器去盛裝不管是餐點、在地小農的蔬果箱、對環境好的保養品洗沐用品,或是把裸賣商店裡零碎的商品,都用循環容器裝好外送到顧客手上,再把循環容器收回來,讓環保外送的對象不只是餐飲、而是包含更多商品。

洪和晴認為,無論是電商宅配或是外送的趨勢,只會越來越蓬勃發展、不可能消失,因此能做到的就是,「想辦法把這個模式變得永續,然後綠色,在這裡集結循環容器、集結對環境好的綠色產品,然後送到在意環境的人們手上」,洪和晴表示,「這是我們希望可以做到的事情,提供大家一個全新的生活方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