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微型飛彈突擊艇 明年先生產4艘作戰評測

▲中科院「光榮之星」海上測試載台3月15日舉行下水典禮。(圖/中科院提供)
▲中科院「光榮之星」海上測試載台3月15日舉行下水典禮。(圖/中科院提供)

記者呂炯昌 / 綜合報導

為因應共軍船艦威脅,海軍預計建造60艘能夠發射雄風反艦飛彈的微型飛彈突擊艇,總經費達316億3844萬元。軍方人士表示,在原型艦完成測試後,明(2020)年將先生產4艘作戰評測,2029年前完成56艘量產型的微型飛彈突擊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軍方官員指出,微型飛彈突擊艇預計生產60艘,全案委由中科院辦理,今年執行合約設計,並建造一艘原型艇進行模擬載台測試,2020年由中科院辦理小批量先導生產4艘載台招商評選及簽約,預計在2022年前完成作戰測評。如果測評結果符合海軍的作戰需求與作戰效益後,軍方規劃在2029年完成後續批量艦,56艘的量產。

微型飛彈快突擊艇構想來自2016年7月的雄三飛彈誤射事件,每艘45噸的微型飛彈突擊艇能夠搭載2枚雄風反艦飛彈,以及刺針防空飛彈,操作人員僅需2人。面對敵艦來犯,在港口內就能發射飛彈突襲。

中科院先前委託蘇澳龍德造船廠完成一艘「光榮之星」海上測試載台船,軍方內部盛傳,這就是微型飛彈突擊艇的原型艦。從外型看來,「光榮之星」為沱江艦的縮小版本,噸位約80噸。

不過,反對微型飛彈快突擊艇建造派認為,在台灣周遭海域冬季東北季風來時海象不佳,飛彈快艇經常在風浪大於蒲氏五、六級以上時,難以出海執行任務,甚至連發射飛彈都有難度。如果「光榮之星」真為微型飛彈突擊艇的原型艦,恐怕也難以透過2名船員進行操作。

▲中科院「光榮之星」海上測試載台3月15日舉行下水典禮。(圖/中科院提供) ▲中科院「光榮之星」海上測試載台3月15日舉行下水典禮。(圖/中科院提供)

▲國軍現役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軍方曾以「航母殺手」名稱對外展出。(圖/記者呂炯昌攝) ▲國軍現役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軍方曾以「航母殺手」名稱對外展出。(圖/記者呂炯昌攝)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