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聲/青審會「停止適用」!專訪議員張家銨

議員(圖/初聲)
議員(圖/初聲)

初聲記者 / 綜合報導

針對日前台中市政府教育局於2/12受函,宣告轄下青年審議會「停止適用」一事,我們採訪了現任台中市議會議員的張家銨議員現身說法。對於青審會被宣告將要面臨組織及業務轉型一事,張家銨議員曾向台中市政府提出質詢,並為目前運行至第三屆的青審會代表們於議會提出其所主張的四點訴求,反對台中市政府在青年代表聘期尚未結束、第二會期尚未召開,即斷然宣告停辦青審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青審會,張家銨議員可說是相當熟悉。因為在其出任第二屆青審會的青年代表之前就已經在台中市政府服務,對於青審會的籌辦也有一定貢獻。就青審會成立的目的及願景來看,張議員說:「 青審會成立的宗旨在於接納更多台中的青年朋友、給予現階段台中市政府更多願景、政策、方向、新穎的想法、有助於市府年輕化、多元化、培養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角色定位」,因此提供有志深入了解公共議事運作青年磨練的機會比實質上的政見採用率來的更重要。且張議員也提到若沒有青審會的設立,台中市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比例、管道將大幅限縮,若造成青年原有權益無法伸張的情況,對這樣的結果她是相當遺憾的。

談及自身的經歷,張家銨議員說青審會對她能力上的培養,乃至日後從政的思維幫助甚大。就像她目前在民政委員會中針對社工師時數、回捐議題持續做監督、提出建議讓相關局處進行改正,從前青審會她在與議會相同模式民政委員會的經驗就對其幫助甚大,由此可知,如青審會般完全比照正式議事規則設置基礎的組織,提供有意參與公共事務的青年磨練的管道是具相當重要性的。在議會規章、政府對於青年代表相關能力的培訓、正式的經驗累積,例如:開定期會與委員會同仁交換想法、上台對市政府官員質詢後,張家銨議員說:「我能像具備現在的能力,青審會對我的講話邏輯、口條、膽量、讓別人理解的能力幫助很大。」再者,在與青年代表們想法上的激盪也讓張議員有更深厚的政治素養,舉例來說就其他青年代表們提出的「議會出席能否找他人代為參加?」意見,張議員當時向大家提到青年代表背後衍生的民意基礎不可被替代性,而被青年代表們認可進而被採納。不同對於市政運作意見的交換,方能磨練出更好的未來從事公共事務的人才。

如今青審會面臨轉型,台中市政府新聞稿評估青審會民意代表性不足、專業性不足、成效不彰⋯⋯。張議員除了以自身事例認為青審會現行制度已具一定程度的民意代表性,針對專業性、成效兩點,亦認為「青審會成立目的為提供磨練平台,且青年代表比照議會即為市議員,職責為收集民意並傳達「哪些政策不符合民眾需求」,專業度問題應交由專責單位處理,由局處解決。」,議會與行政單位的功能性必須有明確歸屬。若要將專業性不足的問題點歸咎在「匯集民意」,那她無法認同「第一、二屆提出的議案、質詢高達85項已納入政策並執行中。另外成效不應聚焦在政策執行面。」另一方面,她認為廢止青審會可視為台中市政府拒絕與青年族群溝通。

張家銨議員認為現下台中市政府應當接受第三屆青審會代表所提四點訴求:重啟第二會期、與63位代表正面溝通、恢復青年市政參與機制、一個月內提出周詳的政策方針,否則將有損政府公信力,也對青年族群相當不尊重。至於新的政策走向將朝輔導青年創業、幫助青年就業進行,但她認為這與青審會原有的事務是不同的目標,市政府是需要青年提供建議與想法而非需要市府的協助,於此她斷定台中市政府根本不清楚青審會成立的目的。他說:「可是青審會目的為讓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甚至可以說是台中市政府請求青年代表們給予意見,目標並非幫助青年。」如此一來,兩者就設立初衷就有著根本上的區別,並認為新政策下欲成立的「諮詢委員會」也無濟於事,就青審會原有的功能性面向已經被限縮了許多。

議員未來將持續監督市府政策。並持續在議會推動,希望將青審會業務轉而在台中市議會執行,運用市議會力量保障青年朋友們的聲音被聽見,最終目標期望青年意見發表平台不會就此消失。(初聲/彭敬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