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 得獎片單回顧/《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圖/七日印象)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圖/七日印象)

文 / iLOOK電影雜誌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圖/七日印象)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圖/七日印象)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獲得第55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20屆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告別青春、走向成熟的故事,總是發生在世界各地的年輕生命裡。本片主角們的青春夢想,是藉由反抗體制,追求一個更好的國家,卻在動盪的兩岸關係裡,變成歷史的一部份。

一個反抗中國的台灣學運明星、一個喜愛台灣的中國學生、一個政治狂熱的台灣紀錄片工作者,他們之間理應充滿矛盾,卻在社會運動裡找到合作的可能性。在一場台灣24年來最大型的社會運動之後,他們從接近成功的巔峰,逐漸墜入失望的谷底,曾經堅持的理想,還有可能延續嗎?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圖/七日印象)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圖/七日印象)

金馬獎+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

面對中國這個龐大鄰居的威脅,台灣的年輕人急欲為自己向世界發聲。巧的是,在極權下成長,卻對民主自由有嚮往的中國年輕人,也同樣面臨巨大壓力的管控與衝破限制的渴望。因為處境的相似,雙方開始有互相理解的可能。

蔡博藝,來自中國。高中時開始對民主自由有朦朧的想像,關心時政。到台灣後,她才發現所謂的民主,是體現於正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當中,而其中的生力軍,幾乎都是和她年紀相仿的年輕人。這勾起了她的熱血,想親身參與民主運動,並透過書寫,讓她家鄉的人們看到民主在台灣如何發生。然而,這卻讓她開始面臨來自政府與父母的阻撓。

陳為廷,家鄉台灣苗栗。從小失去父母的他,有著比同齡人更不受家庭控制的衝動。他積極參與社會運動,總是衝在最前面。尤其因為中國政府的打壓,他想捍衛台灣主權,與夥伴發起一連串的反抗運動。一不小心,變成了全台灣知名的學運明星。他被捧成「神」,終於有機會實踐更大的理想,但同時,被自己不堪的過去所糾擾。

傅榆,台灣紀錄片工作者。看著他們兩人衝在第一線,一開始卻只拿著攝影機躲在他們後面,把所有衝撞體制與改變世界的期待都投射在他們身上。當他們從高處墜落,傅榆反而陷入比他們更失落的無力感當中,懷疑起當初的理想。

最後,這些人有可能繼續一起走下去嗎?勇奪2018金馬獎、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的《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從台灣觀點、政治角度切入,近距離觀看大時代下的年輕人,在實踐民主時真實的處境,進而思考,自身與民主之間的關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