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調!美中離簽署協議還有「難處」要克服

鉅亨網 / NOWnews
鉅亨網 / NOWnews

鉅亨網

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文本已達成共識,目前進入法律文本階段。不過,在比較美中官方的通報中,可發現雙方在結構改革、農產品採購等數個層面表述略有不同,特別的是中國方面用詞較為籠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是否顯示美中兩國在一些問題上仍存有分歧,別忘了之前美中貿易談判已有在簽署前破局的先例。

首先美國貿易代表署表示,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要求中國在知識產權、技術移轉、農業、金融服務、貨幣匯率等領域的經貿制度上做出「結構性改革」。但中國方面只強調會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改善營商環境,擴大市場准入,維護兩國企業合法權益,並未承諾要進行「結構性改革」。

接著,美國貿易代表署指出,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包含「強力的爭端解決系統」。但中國方面並未詳述此事,只是籠統帶過。

更明顯的之處在於美國具體指出中國承諾將在兩年內增購 320 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但中國方面只提到會增加採購優質和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美國農產品,至於具體內容和數據均未公布。

最後則是協議簽署時間,美國明確指出明年一月將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中國方面則指出在完成法律審核、翻譯校對等必要的程序後,才會就正式簽署協議的具體安排進行協商。

以上述觀點來看,對於美中談判似乎還是有生變的可能性。同時結構性改革與監督機制的差異將會是最核心的要點。

結構性改革方面,由於中國企業現今競爭力仍不足歐美企業,加上在外匯運作的經驗不如歐美來得悠久,若外匯過度開放,一旦波動超出控制範圍,恐造成嚴重系統性風險,這是中國所不樂見。因此「第一階段」中國方面對此不會太大讓步。

再來就是監督機制,這涉及到國家主權問題,而在這方面中國特別敏感,今年上半年美中貿易談判失敗,就傳出中國方面不滿監督機制有損「國格」而取消談判。所以雙方在監督機制要有「實質」上的成果,也並不容易。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