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推動網路人權的公司 Global Partner Digital 首席律師指出,非洲國家缺乏資源建立自己的標準,因此傾向於跟隨中國和 ITU 的準則。專家則認為,中資以自身的技術規範,制定相同的國際標準,使這些科技公司在海外市場更具優勢。報導指出,中國的監視器在過去這幾年遍佈非洲,從安哥拉到辛巴威都有其蹤跡,而今年早些時候,海康威視公司更是在南非境內裝設 1,5000 支監視器。烏干達則是在 8 月證實,政府計劃在國內安裝由華威生產的面部辨識監視系統。

其中一名 ITU 代表向媒體表示,該組織近年來傾向交由政府或是企業起草國際標準,而中國也逐漸在聯合國及其下組織展現其日益強壯的影響力。對於中國面部科技於世界各國拓展版圖,網路人權律師與非營利人權工作者都多次表達對新標準的疑慮。專家呼籲 ITU 應該讓更多民間社會組織、消保組織及各方專家參與制定標準,降低面部辨識技術侵害人權的潛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