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吳崑玉/擋下中共黨慶賀電 該給江啟臣點鼓勵

▲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中)。(圖/國民黨提供)
▲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中)。(圖/國民黨提供)

文/吳崑玉

週三國民黨中常會發生了一個插曲,某位賓士中常委不斷鼓吹黨中央,應該發一個中共建黨百年賀電給北京,但主席江啟臣沒回應,交給大陸事務部副秘書長黃奎博處理,黃表示此事並無前例,拒絕了中常委提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在場中常委也不認同賓士中常委的提議,出來便對媒體表示,中共軍機頻頻擾台,國民黨還賀中共建國百年,不要說是過去沒有前例,在邏輯上也說不通,兩岸和平應該是雙方一起努力,北京方面也要有所認知。

這不是台灣社會現今普遍的常識與認知嗎?好來好去,「酒鵝共食」;嗆聲武嚇,鋁棒伺候,這不是常人面對恐嚇威脅時的正常反應嗎?怎麼會有人在對岸天天派軍機繞台時,還要曲意承歡的去給對岸發賀電呢?

也是週三,退役少將于北辰在臉書發了一篇「沈默不是懦弱」的長文,痛陳國民黨與黃復興的弊病,強調自己堅持「反共」,堅持「國家至上」,「至少我們懂得珍惜自己的國家,我們的國家叫做中華民國,我們是在這片土地長大的孩子,我們愛護我們的國家。」卻遭到一群自稱「深藍」的老粉紅攻擊,說他變了。于將軍很痛心的說,現在「雖然不再說『復國』二字,至少『反共』要繼續吧?」「那些爺們的學長,說中共多強,我們國軍打不過共軍,配合對岸黑我、唱衰國軍的人,最不配談親愛精誠的是你們…。」

江啟臣的立場和于北辰的聲音,其實代表了很多軍人與淺藍人士的心聲,這些人正在兩面作戰,一方面要抵擋來自綠營側翼無窮無盡的羞辱,另方面還要努力對抗老一輩黨國餘孽們的情緒勒索,與若干紅統派的威脅利誘。

他們是所謂「中華民國派」,很多人是在96年台海危機時,真實站在外島頂著「同島一命,死裡求生」這八個字,寫好遺書準備為保衛台灣而犧牲的鐵漢。于北辰當年在馬祖當情報官,江啟臣在金門當海龍蛙兵,他們是真實拿著槍頂住過中共武力犯台威脅的人。「同島一命」大於「同黨一命」,平日吵吵鬧鬧皆可忍受,但遇國家安全便不應再分彼此,政治攻伐永遠不該凌駕國家認同。

但部分深藍軍有這個膽嗎?很抱歉,他們也許有顆「好心肝」,但膽囊常常早早割掉或萎縮了,「肝膽相照」從來就不存在於藍營。深藍人士最常幹的事就是「教唆殺人」,拱別人去幫他砍人,他自己則在旁邊觀戰看戲。唯一一次進步到「買凶殺人」是紅衫軍,一人一百塊要施明德去幫他們砍陳水扁,沒想到後來也縮手了。深藍掛經常烙狠話音量200,動手幹戰力0分,有位八百壯士立委愛喊衝進立法院,但每次真要大戰他就身體不舒服送醫或坐輪椅。深藍人士大多都是這麼個德性,而且「年高德少」,愈高階的愈是這麼俗辣。

這些高級人類生存之道是拉幫結派,把那些真正在前線幫他們打仗的戰將當成砲灰在用。蔡正元、邱毅都曾是一員悍將,如今安在?犧牲者犧牲而已。久而久之,大家都學會了保命防身,落袋為安,良禽擇木而棲,才智之士紛紛離去,爛泥扶不上牆卻組成了廖化司令部,誰還要幫國民黨打仗?

所以,即使民進黨犯了再多錯,惹起再多民怨,國民黨還是沒辦法把掉了一地的檨仔裝進籃子裡。用吳敦義的話說,就是「遍地珍珠,卻沒人能串起來。」這些天龍權貴與貴婦,一輩子只知道戴項鍊,那懂得串珠珠?那是下人們幹的事,但能幹的下人們,早被排擠光了。

既不敢鋁棒對決,又吞不下這口氣,深藍人士唯一的出路,就只有向對岸紅軍求援。但這得要合理化一下才說得過去,於是先得把民進黨的成功,完全歸諸於美國、日本的支援。再高舉中華民族大義,兩岸事務為中國國內事務,不容外人干涉。這樣才能把民進黨定位為「漢奸」、「奴才」,進而搭配中國民族主義仇美仇日,把所有與美日協作的國安事務,都叫作「乞丐」、「跪求」,把大家抹成一樣黑,如此才能平衡他們與中國大陸支援呼應的行為。

既然有了中國大哥可依靠,大哥生日,當小弟的當然得表現一點禮數,未能登門拜壽已是誠惶誠恐,起碼也該發個「賀電」吧?接下來還有八一建軍、十一國慶,多講點好話總沒錯的,要不然以後見面多生分呢?賓士中常委大致上就是這麼個邏輯。

其實大家都把深藍掛看得太一致了。在老共眼裡,深藍掛跟毒品市場上的海洛因一樣,依純度還是有分等級價錢的。那些口嫌體正直,打著AZ反AZ的過氣政客,連對岸都當他們是個遊民,喊兩句賞口飯已經不錯了。

至於所謂的認知戰,其實內容相當薄弱。你去聽聽深藍掛的論述便知,講來講去,心向大陸,無非是因大陸經濟發達,已是世界強國,台灣根本沒得比。邊講還邊流口水,巴不得馬上咬一口。他們所謂兩岸關係,不過是酒店小姐死黏金主,業務代表巴結客戶的同樣路徑而已。

近年出現真心認同對岸的還有另一種人,多半當過官或做過黨職,他們真心崇拜對岸官員的那種官威,那種黨徽在身上的驕傲,那種威權階級體制下支配人、操縱人的樂趣,那種「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一呼百諾的威風,還有搞定一個官就搞定一門生意的黨國商業法則。在台灣,他們是民主化的失落者,是年金改革的受害者,是民進黨執政的被淘汰者,心中的千百怨恨,全部投射在國家認同與政治體制之上。威權對岸那種官才叫作官,民主台灣這種官做得像顆屎,蔡英文和民進黨因此必須下台,最好全部丟進海裡。

換言之,我們處理藍營的國家認同爭議時,最簡單的方法是用行為或語言內容鑑別,而非以血統身份定義,或包含過多選舉考量。很多本土派系人物或外省二三代,一直被綠軍狂轟猛打到對立面去。但站在國家認同整合的立場上,要實現「同島一命」,我們就該以行為鑑別作為「敵我識別」系統的主軸,取代身份、血統、黨派、出身等傳統切割法。「縮小打擊面,擴大爭取面」,肯定江主席與于將軍這種曾經挺身捍衛台灣,現在認同中華民國的立場,讓深藍紅統無所不反的仇恨動員,難以著力,更難擴散,某些情緒也較能找到出口。

蔡總統作為中華民國的總統,應該發表個談話,肯定認同中華民國台灣的行為,讓「異中求同」能夠在台灣政壇生根。同時也該教育自家的側翼網軍,更有智慧的經營國家認同,而不是像足球鐵粉一樣,才贏一球就屁股翹起來爽到升天,四處征戰把原本朋友都得罪光了,然後四年之內又被打回原形。

長治久安,靠的是智慧,而不是爽度。國家認同永遠高於政黨認同而存在,才是台灣民主能夠繼續走下去的關鍵。

●作者:吳崑玉/專欄作家、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email protected]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