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基本上「紙盒狗」的製作容易,有些主人簡單從電腦印出卡通圖案,隨意拿著廢棄紙盒與紙張、碎布就能組裝完成,也有些人精心描繪特意裝飾上衣服和名牌,不論是搞笑逗趣或可愛討喜,每個「紙盒狗」都是屬於主人的獨一無二陪伴,在製作完成後這些大學生們會半開玩笑似的牽著它們到操場上「遛狗」,還會和其他飼主們互相交流,幫紙盒狗狗們拍照、交換名片,也有人會刻意將其栓在寢室門口「看家」,這些「如假包換」的狗兒們照片透過社群媒體傳播之後風靡中國不少大專院校。


對此,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副院長曲紅梅就表示,現代社會人之間交流越來越依賴網路,但作為一種社會性動物,內心是渴望面對面交流的。疫情之下,大學生們走到戶外,基於共同興趣面對面交流,有利於舒緩壓力,健康成長。
聯合早報指出,年輕人只能養「紙盒狗」而非真正的寵物毛孩背後,最大的顧慮是來自與日俱增的經濟壓力,由於高壓的疫情防控讓中國經濟明顯低迷,而龐大的就業壓力也讓年輕人自顧不暇,據中國官方統計資料,9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5%,而16歲至24歲人口的失業率則高達17.9%。
就算真的有經濟能力和餘力照顧另一個生命,疫情期間寵物的生命安全卻不見保障,自疫情發生至今,中國多地已經傳出多起撲殺毒打寵物的行為,更不用說萬一被隔離封控,寵物又該如何處理,這些事件算登上社會版面引發關注,但仍無法成功遏止;此外疫情期間帶來的精神壓力也成為近來中國社會關注的焦點,望著似乎永無盡頭的封控日子,內蒙古呼和浩特女子墜樓身亡事件所敲響的警鐘也在人們心中擺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