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鈕則勳/王鴻薇小勝 「落跑」仍有傷?

▲雖然王鴻薇有這麼多的利多,但選舉結果仍只贏吳怡農約六千票,而這樣的小贏,反而一定程度放大了對手吳怡農的政治能量。(圖/記者嚴俊強攝,2023.01.10)
▲雖然王鴻薇有這麼多的利多,但選舉結果仍只贏吳怡農約六千票,而這樣的小贏,反而一定程度放大了對手吳怡農的政治能量。(圖/記者嚴俊強攝,2023.01.10)

文/鈕則勳

如意料中的,王鴻薇在立委補選擊敗吳怡農,原因脈絡其實很清楚 ; 畢竟王鴻薇踢爆林智堅論文抄襲案,不僅導致其退選,更使民進黨戰略佈局大亂,終至九合一兵敗,王鴻薇藉以拉高了自己的政治能量,成為話題人物,相對於吳怡農低調的打法,又沒有能強化他形象或能量的話題來主導媒體版面與議題設定,當然是原因之一。而民進黨九合一大選敗選檢討始終被認為是虛應故事,被指為最應該負責的閣揆蘇貞昌仍安於其位,無法呼應民意,包括日前兵役延長為一年、且軍方試圖將其掛勾教育體系的政策更引發軒然大波,導致更多不滿,吳怡農都得概括承受「討厭民進黨」及政策失當的衝擊。加上國民黨近幾次選舉連勝已然拉出「長尾效應」,反觀民進黨一直陷入「骨牌魔咒」中無法自拔,政黨實力消長,要吳怡農怎麼贏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王鴻薇有這麼多的利多,吳怡農有如此大的包袱,但選舉結果王鴻薇只贏吳怡農約六千票,與上次蔣萬安的領先吳怡農一萬三千票,確實有顯著的差別 ; 畢竟蔣萬安的政治能量本就大於王鴻薇,又有一屆立委的服務及問政績效,加上地方組織脈絡的加持,當然有顯著勝出的基礎。但是從王鴻薇選票的勝出有限來說,仍可歸因於幾個原因,第一,藍軍連勝的氛圍反而使其支持者缺乏投票動能,畢竟很多支持者都認為王一定會選贏,況且投票日當天又是台北難得的晴天,出去玩都來不及,哪還會騰出時間、先去投王鴻薇一票,再規劃當天出遊行程。

第二,綠軍貼王鴻薇「落跑議員」的標籤仍有一定效果,特別是在這種短期間補選,重要性又沒有特高、且候選人主打議題關注度有限的情況下,綠軍一開始貼的「落跑議員」的標籤便具有某程度的「定錨」效應,可能產生持續影響 ; 特別是王鴻薇一宣誓就任議員便參選立委,這點當然會衝擊其拓票到中間選民的可能性。第三,吳怡農守住了本盤中山區,贏了王鴻薇八百多票,凸顯出在補選過程中,王鴻薇沒經營過、又被認為是較偏綠的中山區,王仍然力有未逮。

而王鴻薇的小贏,反而一定程度放大了吳怡農的政治能量,畢竟他守住中山本盤區,特別是在民進黨陷入骨牌魔咒、他得概括承受政策失當及內閣不換的衝擊時,只輸六千多票,吳怡農算是打了不錯的一仗,特別是他的競選模式已經跳脫傳統民進黨框架,型塑了自己的特色,也為自己未來的政治前途作了鋪墊,2024年立委選舉仍可成為民進黨的活棋,後勢仍可期待。

至於有坊間評論認為,「落跑」標籤對王鴻薇有一定制約效果,若侯友宜真的參選2024年總統,綠軍貼「落跑」標籤也會有效,但筆者認為無法如此類比。

首先,選舉性質全然不同,立委補選時被關注的議題少,一點風吹草動,如落跑議員,都可能被聚焦放大;而總統大選時議題超級多,新議題會快速取代舊議題,意即侯真的參選,綠軍就算強攻「落跑市長」,當新議題愈來愈多,舊議題勢必被取代,綠軍哪可能只打落跑市長打到投票日?若只能一直打這張牌,豈不是凸顯侯很難攻且綠軍無牌可打?

其次,侯友宜和王鴻薇政治層次及能量也不同,對選民的號召力也有強弱之分,就像蔣萬安能贏吳宜農一萬三千票,王鴻薇只能贏六千票。就如前述,補選投票日天氣好,就算對王印象不差的選民,除了忠誠鐵粉之外,多未必會投完票才規劃假日行程 ; 但侯友宜政治能量強、又是超級大咖,喜歡他或是忠誠選民又怎會受限在對手所貼「落跑市長」的框架中?況且侯的動員投票能量又豈是王鴻薇可相比?

最後,選舉屬性差太多,立委補選無關政權輪替,選民投票意願低在情理之中,總統大選投票率勢必六成五以上,且藍軍支持者又亟於拿回政權的當下,侯就算被綠軍操作落跑市長,藍軍支持者或認為綠軍做得太差的中間選民也未必會因此買綠軍的帳,仍可能以政績或未來前景作為投票依據,落跑標籤在大選中又怎會有效?況且侯當過新北市副市長八年,市長四年多,又多是民調支持度第一名、素有政績的市長,和韓國瑜當時,高雄市長没有做完一任,甚至一年都沒有做完就參選總統的情況天差地遠。基於此,「落跑」的標籤策略要有效,還得滿足不同的條件與變數,絕對不是此招一出,便能有效制約對手。


●作者:鈕則勳/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email protected]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