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施孝瑋/海峽中線真不可侵犯?

▲3月31日當天,由進駐馬公的F-CK-1經國戰機首先前往台灣灘監視越過海峽中線的解放軍空軍戰機,解放軍選在台灣灘可見得期計畫詳盡且細膩,未來類似活動可能還會有,但短期內應不至於成為常態化。(圖/軍情與航空提供)
▲3月31日當天,由進駐馬公的F-CK-1經國戰機首先前往台灣灘監視越過海峽中線的解放軍空軍戰機,解放軍選在台灣灘可見得期計畫詳盡且細膩,未來類似活動可能還會有,但短期內應不至於成為常態化。(圖/軍情與航空提供)

文 / 施孝瑋

2019年3月31日,2架解放軍空軍在台海中線西南端台灣灘附近上空越過中線,並在中線以東飛行了約十餘分鐘後,返回中線西側,新聞一出在台灣自然是各種說法與評論皆有,認為共軍侵犯我國領空者有之,主張擊落者有之,也有援引國際法說明防空識別區無國際法效力亦有之,且為論述主流。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蔡總統則在視察空軍4聯隊時宣示;「作為總統,我一定會和大家奮鬥到底,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國土主權,寸土不讓,民主自由,堅守不退。」而大陸的國台辦則在4月10日的例行記者會,對蔡總統的寸土不讓說提出「不要玩火」的反擊。陸委會也隨後回批國台辦「狂妄無知」,雙方的溝通已然進入螺旋升高的階段。

解放軍為何要跨越中線?過去台海中線在不同時期其實有不同的實作狀況。在政府播遷來台後,一直到1999年兩國論之間,海峽上空的軍事行動全基本上是掌握在我方手中。在中華民國終止動員戡亂之前,由於我方有「反共義士起義來歸獎勵辦法」,因此大陸過去是不讓軍機出海,避免飛行員藉機飛往台灣。另外在上個世紀中,解放軍空中戰力和國軍有段差距,因此雙方在海峽當面活動的默契是解放軍軍機不出海,我方戰機不靠近大陸沿岸10海浬,另外我方偵照機在金門與馬祖間進行偵照,陸方也不會積極阻攔。

▲解放軍空軍的殲11戰機,是目前解放軍最老的三代機(美國稱四代機),而且2架越過中線、2架在附近應援,可見得是利用戰術行動傳遞戰略訊息。(圖/美國國防部)

因此在過去海峽中線主要是為在台灣的駐華美軍提供行動依據,依照「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若共軍對台發動襲擾,在台灣的美軍就有協防義務,但是美國並不支持中華民國反攻大陸,因此美軍僅協防台澎,並不協防金馬,共軍要越過美國所制定的「戴維斯線(台海中線)」,美軍就需進入接戰。

因此過去海峽中線僅限制美軍,兩岸之間的空戰,絕大多數都是發生在大陸海岸線和海峽中線以西。
例如1967年的113空戰是在澎湖與金門間的海域,1990年7月20日新竹11大隊的F-104G戰機,為掩護12偵照隊的RF-104G偵照機撤退,和解放軍海軍戰機遭遇的位置則是在浙江溫州灣上空,因此過去中華民國空軍掌握整個海峽上空的行動權。

▲其實過去我方本身的中線就不統一,而美國的戴維斯線則是過去中美協防條約時美軍行動的基準。(圖/國防部)

但是時序進入1990年代中期後,兩岸對峙中除了雙方開始換裝新一代戰機外,政治情勢也開始產生變化。雙方開始打破過去共機不出海,我方戰機不進入大陸海岸線內的默契,在1994年李前總統訪問美國之後打破。

▲1990年7月20日當天,為12偵照隊RF-104G偵照機護航的4架F-104G戰機,在溫州灣上空與4架解放軍海軍航空隊4架殲八戰機遭遇,差一點爆發海峽上空最後一場空戰。(圖/軍情與航空)

1995年夏天,解放軍空軍戰機多次進入海峽上空,並開始測試我方戰機反應。1995年7月4日,一架清泉崗基地空軍第3大隊的1408號F-CK-1A經國戰機在任務中失事。空軍對經國戰機發出天安一號安檢命令,因此在東海飛彈演習最高峰期間,台灣的全天候空防,全部落在新竹聯隊10架TF-104G和5架RF-104G始安機的身上,在當年中秋節前的一個傍晚,新竹基地曾經因為應付頻頻出海的解放軍戰機,導致僅剩3架飛機妥善。

▲在兩國論之前,台海空中控制權基本上掌握在我方手中,例如1990年7月20日空軍偵照隊遭共機攔截是在浙江溫州灣,可見得台海過去是在我方掌握中,直到1999年兩國論後才在美方壓力下放棄海峽中線以西的控制權。(圖/軍情與航空提供)

這次解放軍軍機選在澎湖西南台灣灘上空越過中線,是以戰術目的傳遞戰略訊息。對北京而言,近來9個月內美國海軍艦艇6次穿越台海。而台灣是對美國印太戰略支持最力的政治體,甚至超過區域內如日澳的支持度;美國也藉台灣關係法生效40周年一系列活動,表達對台灣支持之意;而美國近來一連串對台軍售的動作,都讓北京覺得需要以大動作提醒華盛頓和台北。因此讓解放軍空軍的殲11戰機,在台海中線的尾端越界,藉此表達北京的立場。這次越界,訊息明確,操作細緻。

但未來超越海峽中線的共機,到底該如何處置?還是真如蔡總統所說:「國土主權,寸土不讓」?在越界就強力攔截驅離?由於現在的海峽中線,是1999年兩國論後美方要求我方遵守的界線,因此美方自然會對海峽中線上發生的狀況極為關切。但是目前兩岸軍事對峙的本質,還是1949年內戰的延續,雙方並未簽訂任何停火或終戰協議,因此戰事看似遙遠,其實僅在一念之間。而台灣要能在國際輿論上站得住腳,必須要承受第一擊後反擊,才有正當性。所以未來解放軍軍機要是再度越過中線,在未進入我方領空之前,軍方應當還是以監控與隨機應變為主。

▲蔡總統在巡視嘉義四聯隊時指出國土主權寸土不讓,國防部也宣示中線到領空是攔截區。但實際上我方必須在衝突中承受第一擊後才會反擊,因此未來再有類似狀況發生,應當還是依照國際法的規則處理。(圖/軍聞社)

北京已經藉由戰機越界,清楚的向華盛頓與台北傳遞訊息。美方對台灣的支持,也大聲且清楚的傳遞至海峽兩岸,所以越界應該不致常態化。但從過去的經驗看,兩岸之間摩擦升高後,美方通常在輿論面支持台灣,這是對民主價值的肯定。但是也會透過外交管道,斡旋兩岸之間的摩擦,而我們卻往往是實質吃虧的一方。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作者:施孝瑋/軍情與航空網站主編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