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每年超過16,418億美元 台灣又要缺席?

▲大陸改革開放四十年,台商無役不與,曾經是中國大陸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股強大力量。(圖/澳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提供)
▲大陸改革開放四十年,台商無役不與,曾經是中國大陸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股強大力量。(圖/澳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提供)

大陸中心周昭安 / 綜合報導

大陸改革開放 40 年,台商無役不與,曾經是中國大陸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股強大力量。直到近年大陸內地企業蓬勃發展、兩岸關係趨於緊張、伴隨「中美貿易大戰」箭在弦上,台商與台資的角色逐漸弱化。尤其大陸近年積極擘畫「一帶一路」倡議與建設,積極促使中國大陸從「世界工廠」逐步轉變成「世界市場」的訴求,大陸整體薪資所得以及市場消費力提升,使得原本藉中國大陸相對低廉的勞工成本得以全球獲利的台商生產事業逐漸失去了優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方面,更加緊縮企業空間的勞動合同法和廢水、空汙的限制要求陸續推出,台商製造業陸續退出,面對全民「拚經濟」的期待,不僅是本土農漁產業,台灣企業的未來更加期待的是中國大陸的消費市場。

中國大陸為了強化「一國兩制」對港、澳讓利, 2003 年簽署《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縮寫 CEPA 》,來減少港、澳與大陸間的貿易壁壘,並使港、澳企業在一定條件下,得以進入大陸市場,不受外資的「配額」限制。中國大陸也因此導入港、澳成熟的金融業和服務業,使得珠江三角洲的經濟逐漸轉型,擴大消費力。

藉港珠澳大橋完工之勢,中國大陸國務院在農曆新年結束前一日( 2019 年 2 月 18 日,元宵節前一天)宣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將原本台商集中而且發展最早的華南珠江三角洲經濟體,整合成為 9+2 的區域經濟結構體。由於《 CEPA 》,台灣的金融、服務、以及內容產業錯過分享大陸市場的機會,這次是否又即將錯過粵港澳大灣區連動《一帶一路》的機會?

除原有珠三角經濟圈外,擴大納入深圳、廣州、珠海、東莞、中山、佛山、江門、肇慶以及惠州九座環珠江三角洲城市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區,形成經濟面積 56,094 平方公里(台澎金馬約為 36,000 平方公里)、 7,112 萬人口、區域 GDP (國內生產毛額) 1.641 兆美元、人均 GDP 達 2.33 萬美元( 2018 年台灣人均 GDP 為 5.23 萬美元。而大灣區內的香港為 6.45 萬美元、深圳為 2.8 萬美元、而澳門則高達 12.2 萬美元)的巨大市場。

以區域 GDP (國內生產毛額)為指標,粵港澳大灣區約為美國加州 ( 2018 年全球第五大經濟體, GDP 達 2.7 兆美元,超越英國、印度和法國,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和德國) 的六成,並高過 2018 年美國德州的 GDP (國內生產毛額) 1.639 兆美元。同時,台灣的 GDP (國內生產毛額)約為 5,726 億美元。

▲大灣區2018主要經濟數字。(圖/) ▲大灣區 2018 主要經濟數字。(圖/香港特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提供)

珠江三角洲的台商在這波政策的宣示下,都預期獲得極大利益的誘因,同時有可能面臨極大來自於國際和同業的挑戰。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體的啟動,在台灣的我們有以下幾個觀察重點:

一、 在珠江三角洲原本就扮演著各行各業火車頭作用的三座城市分別規劃出「特區中的特區」:廣州的「南沙」、深圳的「前海」、和珠海的「橫琴」,給予比原來深圳特區更優惠的措施,更大幅度的政經彈性來吸引國際企業進駐。以深圳的「前海」為例,規劃作為面積約 18 平方公里(相當於台北市中山區和大同區得總和)的深圳「曼哈顿」,從 2012 年開始動遷、整地、營建、招商,到 2016 年底,在前海註冊的金融類企業已達到 5.09 萬家,其中約十分之一為港資企業。硬體建設在近年一直是中國大陸最傲視全球的優勢,但是在速度爭先的同時,許多細部環節,如:運營穩定、動線規劃、文化內涵等領域,是否有台商參與的機會?

二、 在「一國兩制」的前提下,澳門立基於博弈產業蓬勃所灌輸得活水,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角色,側重於多元文化以及文化產業的發展,如:媽祖文化題材便和台灣以及大陸東南沿海密不可分。殖民澳門 442 年並在澳門留下文化資產的葡萄牙,雖沒在台灣留下足跡,卻給台灣留下一個響亮的名字--「福爾摩沙」。台灣的多元文化和澳門有著相互輝之趣,「文化」是否為台灣躍進粵港澳大灣區的跳板?

三、 香港原本就是亞洲的「國際金融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更揭櫫亞太國際金融樞紐的使命。要在深圳、廣州等大陸城市陸續推出以金融服務業的配套政策之下,香港為了維繫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必然要推出更具震撼性、吸引力的政策。如此,必然更加壓縮台灣在金融服務業的空間。台灣金融服務業前進香港,以分享中國大陸市場和「一帶一路」商機,或者退做壁上觀,此時,的確是台灣金融服務業的關鍵時刻。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體在台灣媒體和政府的忽視中悄然推出,就像是我們從未察覺地球以每小時 1,670 公里由西向東轉的速度,如同日復一日我們期待著政府帶頭拚經濟的無感。同時,中國大陸經濟改革的發生是現在進行式,除了「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以及與台灣地理位置接近並息息相關的「廈門經濟特區」、「長江三角洲經濟圈」都預期將發生巨大的磁吸效應,我們在區域經濟、國際金融、人才流動、運輸紐帶等領域,恐將發生重大變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