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施孝瑋/戰備道起降,在台海作戰中仍實用嗎?

▲彰化戰備道計畫於5月28日清晨開設,再次驗證空軍戰機在西部跑道遭到毀傷後,緊急利用高速公路進行起降。(圖/軍聞社提供)
▲彰化戰備道計畫於5月28日清晨開設,再次驗證空軍戰機在西部跑道遭到毀傷後,緊急利用高速公路進行起降。(圖/軍聞社提供)

文 / 施孝瑋

今年漢光演習的重頭戲,是高速公路戰備道起降操演。台灣過去有6處戰備道,包含國道一號5處,分別為中壢、彰化、嘉義民雄、台南仁德與麻豆,以及屏鵝公路佳冬段。其中桃園中壢楊梅段(中壢戰備跑道)為中華民國第一條戰備跑道,於1975年正式完成。但隨著中壢地區的城市發展,以及高速公路五楊高架段的計畫興建,於2006年廢除。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其他的戰備道,在近年漢光演習中重新進行驗證的,首先驗證的是2004年7月22日漢光20號演習的仁德操演。由於這是高速公路完工通車後第一次的高速公路戰備道操演,空軍在三型主力戰機中選擇重量最重的幻象2000-5戰機,擔任仁德操演的任務機。當時空軍認為幻象2000-5戰機重量既然最重,只要幻象戰機可以完成操演,其他的主力戰機也可以進行戰備道起降。

▲2004年在高速公路通車後第一次驗證台南的仁德段戰備道,就是使用幻象2000-5戰機,因為幻象戰機是空軍現役戰機中重量最重的,幻象2000可以起降,其他都可以。(圖/軍聞社提供)

日後國防部陸續利用漢光或長青演習,完成其餘戰備跑道開設演練。分別是2007年5月15日漢光23號演習彰化戰備跑道操演,這次也是首次以三型主力戰機,完成戰備道起降驗證。屏東佳冬戰備跑道於2011年11月17日國軍長青12號演習中實施驗證。這次操演本來還加入了E-2C預警機,但是因為天候不佳,參演機僅有完成降落程序隨即不落地重飛的方式,完成這次驗證。嘉義民雄段戰備跑道在2014年9月16日國軍漢光30號演習中完成驗證,至此國軍五條戰備跑道至此全數完成起降驗證。

誠實的說,戰備道操演一次比一次進步。第一次僅有兩架幻象戰機,到最後可說所有的作戰軍機,包含E-2CHE2K(E)通通到齊,顯示戰備道操演的確逐漸貼近實戰化。從第一次的僅有加油掛彈,到第五次預警機加入,中間逐漸擴大科目和規模,的確是一次比一次考慮更加周詳。

▲戰力恢復是戰備道起降的重要科目,所有支援裝備全部要由附近空軍基地支援,並且利用交流道過來,戰時會有難度。(圖/軍聞社提供)

為何需要戰備道開設?台灣的防禦縱深小,過去設置戰備跑道的原因是,在台澎防衛作戰中,國軍在西部五個空軍基地,桃園、新竹、台中、嘉義與台南的跑道,在空襲中或許受損,這時可以利用原有六處戰備道緊急開設,讓在空機燃料耗盡前可以先降落。當時解放軍的空中戰力不強,跑道若受損應當短時間可修復,戰備道可說是個可用可不用的選項,因此過去對於戰備道的最佳化,一直沒有積極處理。

但隨著解放軍的短程彈道飛彈大量服役,台澎防衛作戰爆發後,西部的四個主要作戰基地:新竹、台中、嘉義與台南可能在短時間內遭地對地彈道飛彈癱瘓,此時在第一時間升空的警戒機,就可能面臨無跑道可以降落的困境。

▲F-CK-1經國戰機接受導引華像整備區,戰備道空間狹小,其實對戰機作業頗有挑戰,戰備道其實還有不小的優化空間。(圖/軍聞社提供)

要解決這樣的困境,就必須依靠更多的跑道或是空中加油機。

台灣西部地狹人稠,要新建更多的跑道根本不可能,而政府過去還主動在西部廢除三個機場,包括擁有一萬呎長跑道的桃園軍機場,台中水湳機場和桃園八德機場。

機場廢除已經是不可逆反應,至少水湳和八德已經不可能回復,桃園才廢除幾年,或許還有點可能。

另外就是在現有機場內,將與主跑道平行的滑行道,提升至跑道規格。新竹、台中、嘉義與台南,甚至東部的志航,都已經完成這些工程。

增加跑道的意義何在?就是在遭到對方的短程地對地彈道飛彈攻擊時,能保持最大數量的可用跑道。

攻擊跑道,並不需要將整條跑道徹底破壞,參考對手戰機的起降距離,在一條一萬兩千呎的跑道上,造成三處彈坑,跑道就會癱瘓。或者利用巡弋飛彈進行次械彈灑佈,但這種方式不利於攻擊軍。因為攻擊軍要是希望在下一階段作戰中運用這些跑道,次械彈(子母彈)會大幅增加清除的困難度。

▲地勤人員和彈藥,未來軍隊人數越來越少,開戰後人員往花東疏散,還有沒有那麼多地勤人員可以支援戰備道頗有疑問。(圖/軍聞社提供)

戰備跑道,就是在攻擊軍攻擊時,暫時替代遭癱瘓的跑道所需。

但是目前國內仍在使用的戰備跑道,還存在不少缺點。

首先,是戰備道聯外交通不便。戰備道的整備區,缺乏一般平面道路可以直接抵達。高速公路屬於封閉式道路,在戰時可能塞車的情況下,戰備道整備區的聯外交通需要考量。而前後連結戰備道的匝道,若遭摧毀,戰備道所需的各種支援車輛,就有可能會因此困在戰備道上,或是無法抵達。

此外,正因為戰備道除佳冬段外都處於高速公路封閉道路系統內,若是攻擊軍在戰備道開設後,對戰備道發射短程地對地飛彈攻擊,我方將反制不易,而附近也缺乏足夠掩蔽設施,因此參與戰備道作業的人員和機具,勢必遭到一定程度毀傷。因此要提升戰備道的實用性,必須將戰備道的聯外交通,以及作業區的交通能和平面道路系統整合,以及規劃疏散方案,才能讓戰力保存達到最佳化。

未來在台澎防衛作戰中,由於攻擊軍擁有的長射程武器,如短程地對地彈道飛彈、射程超過一千公里的反艦與巡弋飛彈,甚至是射程超過200公里的砲兵火箭,都會對我西部的防禦設施威脅甚鉅,如何在威脅大增的情況下,保存重要的空中戰力和反制對方,會是台澎防衛作戰能否持續的關鍵。

▲戰機完成整備,重新升空,但是戰備道作業也頗需時間,作業區缺乏掩蔽設備,若是在這空檔敵軍彈道飛彈再度來襲,需有因應策略。(圖/軍聞社提供)

●作者:施孝瑋/軍情與航空網站主編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