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支付百家爭鳴 2018普及率已超過5成 3因素決勝關鍵

▲國內行動支付越來越盛行,Apple Pay綁定人數也持續增加,銀行分析發現,Apple Pay男性接受度遠高出女性1.5倍,40歲以下者占了近7成,使用交易類別則以「交通運輸」為最多。(圖/NOWnews資料照)
▲國內行動支付越來越盛行,Apple Pay綁定人數也持續增加,銀行分析發現,Apple Pay男性接受度遠高出女性1.5倍,40歲以下者占了近7成,使用交易類別則以「交通運輸」為最多。(圖/NOWnews資料照)

記者顏真真/台北報導

國內支付工具越來越便利,出門不用帶錢包,只要手機嗶一下就能輕鬆結帳,尤其隨著國際3大支付品牌登台,加上第三方支付專法「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施行,國內行動支付市場更是百家爭鳴。而根據資策會「行動支付大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行動支付普及率已達50.3%,較2017年的39.7%顯著提升,全年齡層用戶普及率更都已超過4成,其中18歲至45歲的年輕、青壯年用戶普及率更已逾6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項調查針對台灣北中南地區有使用網路、18至65歲且持有智慧型手機的消費族群進行「行動支付」調查,調查期間為2018年第3季,有效樣本數1068份,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3%。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調查指出,國內2018年行動支付普及率已達50.3%,在18~65歲且持有智慧行動載具的民眾中,每2人就有1人曾於2018年使用行動支付。進一步觀測用戶年齡層變化,可發現2018年行動支付明顯擴散至更多學生、社會新鮮人與年長者族群。

從普及率來看,18歲至25歲用戶普及率從2017年39.2%大幅提升至2018年的63.3%,而56~65歲用戶普及率則從26.3%提升至41.4%。從整體年齡層來看,2017年僅26~55歲用戶普及率超過4成,且不同年齡層中唯有26~35歲用戶普及率達5成,不過,2018年全年齡層用戶普及率皆已超過4成,且18~45歲的年輕、青壯年用戶普及率已超過6成。

至於行動支付最常使用的地方,包含便利超商(75.6%)」、量販店(42.5%)、超級市場(40.1%)、百貨及購物中心(36.4%)與連鎖餐飲(33.3%),其中便利超商成長最快速,相較2017年成長13.3%。

此外,2018年有5大高潛力場域拓展狀況值得關注,包含網路商店(36.2%)、連鎖商店(22.8%)」、交通運輸(22.3%)、繳費(17.2%)與虛擬商品服務,如貼圖、App內消費、虛寶等(11.8%),其中有兩個場域成長潛力很高,網路商店滲透率便相較2017年成長了16.4%,交通運輸則成長了8.4%。

而台灣網友2018年最常使用的行動支付,前5名分別為LINE Pay(22.3%)、Apple Pay(19.9%)、街口支付(19.7%)、Google Pay(9.1%)與台灣Pay(4.7%)。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表示,從排名變化可觀測2個重點,首先,對照2017年的前5名,台灣本土業者已逐漸縮小與國際業者的差距,2018年LINE Pay雖維持滲透率第1名,但前5名中的街口支付成長幅度最大、增加近1成,而台灣Pay也擠進第5名,反映出本土業者崛起趨勢。再來觀察市場主流行動支付相較2017年更集中化,前3名滲透率已從2017年53.5%提升至2018年的61.9%;前5名滲透率也從2017年64.8%提升至2018年的75.7%。

不僅如此,調查結果也發現有更多行動支付用戶願意嘗試新方案,2018年使用1至3款的用戶有88.1%,即便較2017年94.4%占比下滑6.3%,但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分析,主要是2018年有更多新進業者搭配優惠活動推出自有方案,同時也擴大可用商店通路與增加應用情境,帶動用戶願意同時使用更多款。

而隨著更多零售、金融、電信、電商業者紛紛自推方案,今(2019)年主要重點將在於新進業者如何轉化旗下通路、資金或本業用戶數等資源來拉攏消費者,其資源投入力道與生態系完整度將至關重要。另一方面,領先者如何透過提升體驗、擴張通路情境與衍生商業模式,將影響是否能鞏固、甚至提升既有滲透率。

資策會並認為,通路、優惠、系統穩定度等3大因素將是行動支付決勝關鍵,現下用戶更加追求流暢的使用體驗,行動支付業者應朝向提供更完整通路、具吸引力的優惠與更流暢的操作流程來努力。

此外,金管會在2015年訂出「電子化支付比率5年倍增計畫」,目標是將電子化支付占消費比重從26%增至52%,眼看020年大限將屆,而至目前為止,電子化支付占比僅38%。為拚電子化支付比率達標,金管會研擬開放超商接受民眾以信用卡支付代收費用,包括公私立學校學雜費、瓦斯費、 有線電視費、電信費、管理費及外勞仲介費等6項,藉以擴大電子化支付使用場景。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