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大男孩創業「Firstory」 站上美國知名加速器舞台

四位 Firstory 共同創辦人。由左至右為市場開發暨產品經理于子軒、ios 工程師李適安、android 工程師翁子皓、UI_UX 介面工程師劉德政。(圖/創夢市集提供)
四位 Firstory 共同創辦人。由左至右為市場開發暨產品經理于子軒、ios 工程師李適安、android 工程師翁子皓、UI_UX 介面工程師劉德政。(圖/創夢市集提供)

文 / 創夢市集

想以聲音分享生活、讓「Firstory」做人們傾吐心事最溫暖的樹洞,是市場開發暨產品經理于子軒、ios 工程師李適安、android 工程師翁子皓、UI/UX 介面工程師劉德政四位共同創辦人對產品最大的期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彼此因為大學同學與童年玩伴的關係而相識,決定在 2017 年相繼畢業、退伍後,全心開發這款 App。「我們想創業,想做一個最 hype 的聲音社群平台。」

2018 年是 Firstory 經歷最震盪的時刻,他們不只帶著這款產品參加第三梯次的創夢實驗室,更在今年底通過全球最知名新創加速器 Y Combinator(YC)的 2019 年冬季梯次初選,遠赴美國加州參加第二階段面試。于子軒說:「是大開眼界的一年,參加創夢、認識導師、可以去 YC。創業最有趣的地方大概是這種一直被衝擊的感覺。」

這些從沒想像過的經歷,得從今年初他們四人決定要一同創業 Firstory 說起。

得到早期用戶就可以開心 3 天,「但然後呢?」

Firstory 的靈感來自他們大四選修的一堂創業課。提案時他們慘遭老師冷冷打槍說:「都 2016 年了,誰還想要用一個看不見、只能聽的東西來分享生活。」在無法說服老師「用聲音分享故事有多棒」的狀況下,他們只能將這想法束之高閣。

直到 2017 年底大家陸續退伍,李適安與劉德政突然在一次聚會裡問,大家既然不念研究所、也不急著找工作,要不要把之前聲音社群的題目拿出來試看看?沒想到這個臨時起意的想法,竟讓他們當晚討論就開始研究開發架構、決定創業,一會兒,四個人就因各自腦海裡的「創業榮景」莫名沸騰。

「弄到凌晨超級 hype,每個人講一講都覺得 Firstory 之後一定很穩。今年 3 月 Firstory 上線一個月看到有 3,000 個使用者我們更 hype!想到有人願意用我們的東西就很 high。當時我們很樂觀,覺得做一個東西出來沒什麼難。」劉德政說到過去天真又快樂的片刻,音調突然高了起來。

「但過不久我們又想到:『所以咧?東西做完接下來要幹嘛?』」劉德政茫然地說:「結果我們沒人知道。」

于子軒初次於創夢市集裡向股東簡報 Firstory 的下載成績。(圖/創夢市集提供) 于子軒初次於創夢市集裡向股東簡報 Firstory 的下載成績。(圖/創夢市集提供)

後來于子軒在網路上看見創夢實驗室的招募訊息,決定報名參加,但他們坦承其實壓根不知道「加速器」是什麼、又可以為 Firstory 帶來什麼幫助。「報名有兩個原因啦,第一是大家想知道新創加速器是什麼;第二是看到『上班不要看』是第一梯校友。我是呱吉腦粉,哈哈哈!」于子軒搓了搓自己的光頭,靦腆地說。

就這樣原先抱著粉絲與一無所知的心情踏入創夢實驗室,結果一進門發現,加速器是個摧毀自己舊認知、建立新眼界的起點。

沒有成長動能的產品主軸,讓他們停滯半年

梯次啟動後,他們多次與創夢導師前 honestbee 台灣外送熟食部總經理鄭凱富,及 iKala 的共同創辦人鄭鎧尹多次討論產品,兩位導師都督促他們要進行深度使用者訪談,才能抓出產品主軸,進而找到使用者付費的誘因。

經過一個月的使用者側寫,他們發現這些自然成長的用戶多數不擅長與人社交,這些用戶不喜歡在大型社群平台上表達想法,但依舊渴望一個展現自我的地方。

Firstory 按照用戶的調性,試圖將產品打造成「聲音版的 Instagram」,用戶不僅能錄下自己的故事,也開放留言、訂閱電台等功能,希望逐步建立用戶彼此的連結。

圖片皆為 Firstory 的使用介面。由左至右為搜尋故事列表、選擇故事分類及聆聽聲音故事的畫面。(圖/創夢市集提供) 圖片皆為 Firstory 的使用介面。由左至右為搜尋故事列表、選擇故事分類及聆聽聲音故事的畫面。(圖/創夢市集提供)

然而,經營一個平台沒這麼輕鬆。「一開始還以為找到利基,但後來發現,我們的選擇讓 Firstory 內容都偏憂鬱,也因為這樣,原本的用戶沒有動力叫自己的朋友來玩,純粹想聽故事的新用戶也不想聽負面心情。內容、用戶都不能達到病毒傳播的效果,我們很頭痛。」翁子皓說。

從今年 8 月開始,Firstory 開始陷入長達半年的停滯,翁子皓認為雖然已有固定的活躍用戶,但整體的成長曲線像是「一灘死水」,狀況很差。一開始 Firstory 還很提得起勁維持更新,「但後面再怎麼更新,人數還是起不來,我們真的會質疑打這些 code。沒人來,我做這些幹嘛。」翁子皓說。

創業不只是夥伴,更要領導與承擔

同一個時間點,他們內部也因為團隊溝通出現爭執。四個同窗同學在創業路上當然是好夥伴,但他們發現,這過程中更需要有人擔起責任、做一個領導者,只是毫無經驗的四人,沒有強健的心理素質,將創業的疑惑與自己的情緒攪在一起談。

過程中,每個人都受到傷害。

于子軒說:「剛開始,我會生氣為何是我負責對外。我也不擅長啊,為什麼不是所有人和我一起接受外界刺激?但現在想通了,知道彼此有各自負責的事,我要學著把外面的訊息帶回來,說給大家聽。」

回想過去爭吵的片段,李適安說各自經驗太不足,以至理性與友情沒能分開看。如此不成熟,不但無法同步彼此對 Firstory 的想法,產品力道不夠,更讓團隊停滯不前,「做出來的東西就是一片混亂,哈哈。」李適安大笑。

今年八月 Firstory 參加 Digital Taipei 展覽。左為 ios 工程師李適安,右為 UI_UX 介面工程師劉德政。(圖/創夢市集提供) 今年八月 Firstory 參加 Digital Taipei 展覽。左為 ios 工程師李適安,右為 UI_UX 介面工程師劉德政。(圖/創夢市集提供)

這段反省團隊的溝通過程,讓于子軒思考了許久,他也感受到大家的疲憊,但應該要去哪裡尋找對團隊、對產品的新刺激?一直是 YC Podcast 忠實聽眾的于子軒,就在一次節目聽見 YC 即將舉行 2019 年冬季甄選,于子軒異常興奮,即便甄選上的機率真的微乎其微,他還是認為可以試一次。

去加州,看自己與頂尖新創的距離有多遠

10 月底報名,沒想到 12 月初還真的讓他們拿到 YC 第二階段的面試機會,這群工程師簡直像是抽到樂透一般開心。但更珍貴的是這趟旅行,對 Firstory 而言這像是得到重新開始的勇氣。

「面試當晚我們就收到結果了,沒上。」于子軒說,當下評審告訴他們 Firstory 即使有趣,但市場驗證結果不夠有說服力。「當天我們和同樣去二階面試的土耳其創業家聊天,他的產品剛上架 20 天,每日活躍用戶就有 16,000,才知道,天啊!我們是跟這種等級的人在競爭。我們太弱。」

于子軒開玩笑的說,面試當天有三位「神」降臨那間會議室,分別為 YC 當家的 Michael Siebel(左)、Kevin Hale(中)及 Sam Altman(右),「好傷心,沒有機會跟神合照!」。(圖/創夢市集提供) 于子軒開玩笑的說,面試當天有三位「神」降臨那間會議室,分別為 YC 當家的 Michael Siebel(左)、Kevin Hale(中)及 Sam Altman(右),「好傷心,沒有機會跟神合照!」。(圖/創夢市集提供)

他們認為去一趟加州,能見識頂尖團隊如何在新創的世界中心推銷自己、成就自己,即便最後得到 YC 拒絕,也十分值得。「我們看到自己有多被動。創業不能被動,因為它不是打 code,不是你輸入什麼、就跑什麼。」翁子皓說。

能去一趟加州、看見聚集在 Y Combinator 的頂尖創業者們,這四個男孩都說:「像是一場夢!」(圖/創夢市集提供) 能去一趟加州、看見聚集在 Y Combinator 的頂尖創業者們,這四個男孩都說:「像是一場夢!」(圖/創夢市集提供)

回來台灣後,Firstory 決定要在美國上架,嘗試這個熟悉聲音服務的市場能給他們什麼回饋,這也是 Firstory 再次出發、定義產品主軸的新機會。「我們也想過 Firstory 可能不會好轉,現在已經不像剛開始,總覺得樂觀。」于子軒說,即便如此, Firstory 還是得先嘗試所有能做的,才有機會得到「被喜歡」的運氣。

「過去當工程師讓我們容易對世界樂觀,因為 code 不會脫離你的預期,可是創業會。」然而經過一年, Firstory 已找到更平衡的心理狀態、再次出發。

「不要對未知的事太樂觀,做了之後不如想像,才該保持樂觀。因為積極找出方法才走得長。」他講完,臉上突然出現了不像是 23 歲有的表情,但過了五秒,眼睛又笑到瞇成兩條線,嘻哈地說:「雖然辛苦但創業還是很 hype 啦!」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